近日,記者通過采訪發現,不少家裝建材價格已經上漲,瓦工、木工等用工人員的人工費用也增加了不少。
在漲價這一背景下,預約結算成了看上去不錯的選擇,選擇者認為,這種結算方法不錯,萬一漲價了,如果提前預訂,能省不少錢。那么,一旦價錢真漲了,預約管用嗎?
價格普遍開漲
隨著天氣轉暖,不少市民到建材市場選購裝修用的木板、瓷磚等建材商品。記者在建材市場內發現,不少商家門前停放著前來拉建材的貨車。這幾天人流量明顯增加不少。一位建材商戶表示,與前段時間相比,最近準備動工裝修的業主多了近三成左右。
走訪了大約20多家專門賣建材的商家,記者發現,凡是涉及家庭裝修的材料大都漲價了。“年前這款洗浴組合,售價850元,現在已經漲到1200元了。”某品牌洗浴器銷售人員說,店內凡是新進的貨物都漲了,“沒辦法,原材料貴了,廠家提價了,我們也只能跟著漲價。”
記者在一家瓷磚專賣店內得到消息,凡是沒漲價的都是年前進的貨,年后進的貨均已提價了。“一塊磚大約漲了8元左右。趁著現在一些瓷磚還沒漲價,趕緊買吧,不然五一還得漲。”據介紹,復合木地板的售價漲得也不少,目前市場上達到國家環保要求的品牌復合木地板每平方米售價大約在140元至320元不等,與去年相比普遍上漲10%左右。
一些市民忙著選建材的市民告訴記者,相比較一個月前的價格,現在上漲了近一倍。
記者了解到,目前除了地板、瓷磚等裝修材料漲價外,水泥等裝修基礎材料的價格也有明顯增長。
人工費用漲幅也不小
“現在價格都漲了,打個簡易的櫥子人工費用得600元左右,木材還得自己購買才行。”一位正在等活的木工告訴記者,他們都是自己干,比起正規的裝修公司來說,漲得少多了。
“如今什么都在漲,又到了裝修旺季,工人的工錢肯定要漲的。”一家裝飾公司的負責人表示,現在公司里請的裝修工人的工資按照日工資來計算的話,木工大約在100元到200元之間,而油漆工、泥瓦工等都比去年同期平均上漲了30元左右。記者了解到,裝修公司的技術工人月薪要比普通的工作人員工資高一些。
該負責人介紹,以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屋為例,綜合原材料與人工費用上漲的兩大因素,今年比去年的裝修費用至少要漲近萬元。
為防漲價預訂者不少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因為聽說要漲價,不少業主已提前預訂了一些裝飾主材。甚至有的尚未交房子的業主早在年前就交付訂金預訂了地板、洗潔用具、瓷磚、門等裝飾主材。
“這款地板磚馬上就漲價了,如果想買的話,現在還能給你一些優惠。”在賣瓷磚的店內,一位促銷員在給顧客推薦一款價值128元的地板磚。
市民李先生說,他下半年才裝修,但是聽同事說年前買的和年后買的建材價格差得很多,便提前過來預訂了。“今天預定了90平方米的復合地板磚,還有洗潔用具、木門等建材用品。等到漲價再買就不劃算了!”
而某品牌陶瓷代理商則告訴記者,現在提前半年甚至一年預訂瓷磚的客戶非常多,大都擔心漲價。
預約是否管用?律師:消費應理性
那么這種預約管用嗎?記者發現,很多預訂裝飾材料以及建材的消費者并沒有簽訂合同,只是交付了訂金。萬一不給了怎么辦啊?“這個放心,我們既然收了客戶的錢,肯定會給客戶留著。合同不合同的無所謂,講的是信用。”一位建材老板說。
孟經理從事裝修多年,他告訴記者,現在很多人提前預訂了建材,但是未必能用上。建議一些業主在預訂建材前,最好先找專業的人員提前做室內設計,根據設計確定材料需求量,避免浪費。
“如果買方與賣方就購買裝飾建材訂立口頭或書面購買合同,并就數量和單價達成一致,無論買方交付的是訂金還是定金,賣方均應當按照雙方商定的價格履行供貨義務。”針對此類預約消費出現的法律問題,記者咨詢了律師殷志強,他表示,如果賣方因為材料價格上漲而拒絕履行交貨義務,則買方有權要求賣方繼續履行合同,也有權要求返還訂金或者雙倍返還定金,同時還可以要求賣方賠償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
但是如果雙方只是預訂數量而對價格沒有約定清楚,則雙方應當按照現價進行交易。
“而對于雙方僅僅是口頭約定而沒有訂立書面協議,一方又不予承認約定內容,則無法認定哪方違約,難以處理雙方爭議。”殷志強表示,消費者最好理性選購建材,沒必要因擔心漲價而盲目訂購。此外,在預訂裝修所需的材料時要將產品的大小型號、規格、交貨日期等信息以文本的形式進行約定,避免因價格上漲而出現的經濟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