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日前,數百名埃及Cleopatra瓷磚廠的工人到埃及高級上訴法庭前示威,要求埃及司法部門調查該廠老板、前議員和民族民主黨成員Abu Enein的欠薪行為。埃及總檢察長據此簽署命令,禁止Abu Enein出境。
此前報道,埃及的瓷磚行業在近些年發展迅速并較為成功。在過去二十年,埃及的瓷磚以逐步擴大國內生產份額,取代以往靠進口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要。埃及的瓷磚產品的國際影響力已經建立,并且在國際市場上越來越重要。
埃及的瓷磚產品被國內生產商壟斷經營,主要瓷磚生產商均于開羅和亞歷山大周邊的工業區設有工廠。Ceramica Cleopatra Group集團(CCG)是埃及最大的瓷磚生產企業。2009年憑著9900萬平方米的年產量成為世界第三大瓷磚生產企業。該集團成立于1983年,隨后幾年憑其不斷的開發、創新和高生產能力,迅速成長為世界瓷磚制造行業的佼佼者。目前,CCG集團擁有4瓷磚生產廠家和2個衛浴生產車間,產品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了瓷磚和衛浴制造行業外,CCG集團的業務還涉及多個方面,包括:農業、旅游業、房地產業和媒體行業等。
據了解,埃及瓷磚的出口價格比意大利、西班牙和土耳其高20%,主要出口到海灣地區。當地生產商在瓷磚市場上主要集中生產三種定價的產品,分別是:16-18埃鎊/平方米的“低價”瓷磚;19-24埃鎊/平方米的“中等價位”瓷磚;25-30埃鎊/平方米的“高價”瓷磚。值得注意的是,埃及市場上的所謂“高價”和“低價”和國際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價位聯系并不大。埃及“高價”和“低價”的區別無非是2:1的比例關系。一方面,這種區別可以作為出口優勢;另一方面,這種區別將埃及產品限定在“便宜貨”的理解上,產生了負面影響。
中國陶機份額少
佛山市駿景實業有限公司業務經理李朝強告訴記者,埃及當地比較偏好仿大理石的全拋釉及價格便宜的平面腰線、樹脂腰線等,產品顏色偏向淺色。該公司去年出口到埃及的產品包括600×600(mm)的拋光磚以及300×450(mm)、300×600(mm)的釉面磚,出口量約128.264萬平方米,金額約862.7340萬美元。
受埃及流行的產品種類影響,當地很少進口生產拋光磚的相關設備。意大利和中國是埃及主要設備出口國,但由于受歐洲市場壟斷,意大利進口設備占了80%的市場份額,而中國則只占20%。因受地理位置所導致的物流成本高,目前國內不少陶瓷機械企業反映埃及這個市場難以開拓。佛山市摩德娜機械有限公司3年前就往埃及輸出了4條設備生產線,商務總監吳俊良說:“像很多陶瓷機械企業一樣,我們現在把重心轉向了印度、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據了解,上述國家陶瓷產量巨大,且距中國較近,華人較多,因此相互間容易交流溝通,為出口貿易提供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