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4月份,我國陶瓷磚總產量近25億平方米。其中福建產區約63542萬平方米,佛山約46697萬平方米。福建產區建筑陶瓷總產量首次超越佛山,成為業內第一大產區。”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繆斌先生在5月7日下午于廣州舉行的“2012第二屆陶瓷產區科學發展論壇暨新產品新技術推廣交流會”上向與會代表通報了這一數據。消息傳來,福建陶瓷業界在短暫興奮之后,自覺轉向行業進一步轉型與升級的考慮。
福建建筑陶瓷總產量超越佛山,有多方面的因素。福建建筑陶瓷產業一直在持續發展,外墻磚的產量早已經是全國市場份額最大的。再有就是佛山產區這幾年來一直在進行深化的陶瓷行業轉型與升級探索,對當地的陶瓷企業嚴格進行環保與節能減排的考核,鼓勵中小陶瓷企業轉移到更適合自己生存與發展的地方,留下并大力支持規模品牌陶瓷企業進行更高層次的發展,鼓勵規模陶瓷企業總部留在佛山,生產外遷。多年的努力,讓佛山的陶瓷產業升級發展,企業減少了,量少了,品牌知名度更高了,企業抗風險能力提高了,效益更好了。綜合起來,福建產區產量超越佛山就是遲早的事了。
中國的陶瓷生產總量已經非常大了,而且市場也到了靠質取勝的競爭時代了,“量大為王”已經成為歷史。繆斌介紹,根據相關統計,2012年前四月全國陶瓷磚總產量近25億平方米,衛生陶瓷總產量約5000萬件。今年前四月,全國出口陶瓷磚4.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32%,出口額為14.02億美元,增長18.1%;全國出口衛生陶瓷1575萬件,同比下降1.5%,出口額2.52億美元,增長7.7%。佛山陶瓷協會秘書長尹虹博士分析,2011年全國陶瓷人均產量已經接近6平方米,在世界上絕對排在第一位。仔細分析這幾年陶瓷行業的發展狀況,大有增長放緩的趨勢。2011年,盡管陶瓷生產總量有增長,但已有11個省份的陶瓷產量出現了負增長,而且這種趨勢可能會延續。尹虹強調:“瓷磚產量沒有絕對飽和,至少也到了飽和的邊緣,我們做產業政策發展和應對應該要提前做準備。”
福建陶瓷產業在新形勢下,為了生存與發展,也一直在主動進行產業轉型與升級的工作,而且在技術創新,清潔能源生產,節能減排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于各種現實原因,福建陶瓷企業品牌意識,質量意識,工業設計意識等方面與廣東產區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這也讓福建許多中小企業還在以低端產品的量來贏得生存的空間。“福建陶瓷產業還要加快升級的步伐。現在的總量雖然超越了佛山成為老大,但是福建建筑陶瓷知名品牌稀缺,質量參差不齊,中小企業眾多,主要占領的是低端市場。福建陶瓷的升級不在于產量的提升,而在于設計、創新、品牌、質量、文化的提升。佛山陶瓷產業的轉型與升級模板值得福建陶瓷產業學習。”一位長期關注福建陶瓷產業發展的相關人員是這樣看待福建建筑陶瓷產量首超佛山這件事的。
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繆斌先生在參加福建省陶瓷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期間,曾為福建陶瓷產業升級提出了4點思考作為智力支持,在福建陶瓷業界引發討論。繆斌對福建陶瓷產業的發展看好但也有期待。繆斌總結出2012年建筑陶瓷與衛生潔具行業形勢的五個特點:一是今年延續了2011年的發展勢頭,增速明顯放緩;二是企業經營成本上升,利潤率下降;三是國內外市場需求“好景不再”、“好夢難圓”;四是企業和市場向兩極分化;五是“調整產品結構、促進產業升級”成為主旋律。他同時強調, “十二五”期間的“控制總量、淘汰落后”目標對東部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有區別對待,各產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認真對待。福建陶瓷產業面臨的實際情況與全國陶瓷產業發展是相一致的。
福建陶瓷產區政府和企業也清醒地意識到福建陶瓷面臨的困難和發展的機遇。福建陶瓷產業也在產業規劃、品牌建設、工業設計、技術創新等方面加強工作。尤其是企業也清醒的認識到,目前福建建筑陶瓷產量超越佛山只是一種表面現象,福建陶瓷的競爭力還有待加強,福建陶瓷今后立足市場并不是靠產量,而是要積極向高端市場邁進,向品牌化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