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說,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礦物能源的開發利用引來了全球氣候變暖的危情,并且直接影響到地球物種的多樣性。面對一場正在降臨的生態災難,科學家們開出的藥方是:研發新型能源,推廣綠色技術,恢復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完美無瑕的生態系統。
為此,人類必需發動一場用新能源掃除“舊能源”的革命。強大的人類創造了強大的“舊能源”,使其成為“現代化生活方式”強有力的支撐。然而,這個強有力的支撐在讓世人享盡舒適便捷的同時,也嚴重阻礙了人類自身的生存,并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給人類帶來難以擺脫的傷痛。幸好人類已經發現了高懸在自己頭頂的利劍,意識到了生態危機正在降臨,并決心用新能源找回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地球之春。在過去十年間,日本、德國、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在研發綠色能源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尤其在太陽能開發利用方面已經有了了可喜可賀的成就。據報道,在日本和德國,硅基太陽能工業已經初具規模;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類似的新技術基地也在突飛猛進地孕育和發展,如雨后春筍。
以太陽能、風能、核能和生物質能源為代表的可再生資源詮釋著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科學家們說,與核能發電及生物質能源相比,太陽能與風能無疑是新能源中的佼佼者。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不僅是人類生存的根基,同時也必將為人類的現代化生活方式提供持久穩固的保證。科學家們證實,太陽為地球一小時內提供的能量,可以供人類使用整整一年,如果人類有能力揀拾太陽賜予地球全部能量的一小部分,那么,世界各國所面臨的能源、生態、可持續發展等尖銳復雜的問題便會迎刃而解,礦物能源便會壽終正寢。
誠然,從人類眼下技術水平的角度來說,太陽能的利用還充滿疑問:太分散,不穩定,效率低,高成本。然而,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依然相信,人類社會未來的一切都必將要由太陽能來支撐。新能源是什么?歸根到底,它是技術,是科技進步。沒有新技術就沒有新能源,有了新技術,廉價有效的太陽能電池就會橫空出世,太陽能就會隨時隨地直接轉化成人類所需的能量,來滿足現代文明社會的需求。
太陽能的威力遲早會對人類文明的演進發揮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但廉價高效的太陽能電池從研發到普遍使用,的確需要一點兒時間,花費一些工夫。樂觀者說指日可待,保守派說要等到2025年,悲觀主義者則認為要在40年后,也就是2050年,世人才能看到太陽能對整個世界的“占領”。我們有理由保持樂觀態度嗎?我們可以看清楚人類發展的未來之路通向何處嗎?科學在發展,技術在前進。人類在不斷重新認知大自然、不斷重新理解自身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同時,也在重新認知太陽,重新找尋現代文明形態的樣式和神韻。人類在駕馭太陽能的同時,也可以改變自身“高熱量的生活方式”。與其說是因為我們是樂觀主義者,相信人心向善的巨大潛能,不如說這是一種經驗主義的判斷:世界的確正在變得更加美好,人類對世界與自我的認知能力的確在提升。
我們樂觀,因為我們相信技術的力量,相信人的潛能。長期以來,為了獲取“舊能源”,人類一直掠奪、榨取、破壞大自然,傷害生物的多樣性。如今我們開始覺醒,反思自身對環境和后代的責任。可以相信,這種哲學意義上對生存與發展的反思與覺醒將為太陽能的研發提供實實在在的激情。新能源的利用和開發已成為一股席卷世界的時尚之風。新能源和低碳經濟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重視,已成為世界各國實現發展目標、創造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的重要保證。我們愿意并有理由相信,太陽能終將會便宜地轉化成光電能,大規模使用光能的生產生活方式正在向我們走來——太陽能時代即將來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