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價格普惠和選擇面廣的優勢,家居消費者開始逐步接受到三環外的賣場購物;而對于日益興起的電子商務,不少家居消費者也漸漸開始嘗試網購,其中小件物品占比較重。
購買建材 7%的人選擇網購
【行業分析】
2011年,我國網絡購物市場的交易規模為7735.6億元,而到了2012年,這一數字又有了極大提升,僅淘寶和天貓的交易額就已經突破萬億元,網絡購物用戶規模更是在2012年年底達到2.42億人,網絡購物使用率提升至42.9%。
在此次調查中,相對于傳統的家居賣場和專賣店而言,消費者在選擇購物渠道的時候,也把團購、網購等新興購物方式納入了考慮范疇。但就調查數據來看,購買建材和家具的消費者,選擇網絡購物的比例僅為7%和3.5%,雖然相對過去比例有所提升,但依然沒有形成消費的主流方式。針對這一調查結果,記者抽取了十多名受訪者進行采訪,他們表示“缺乏實物參考”、“售后保障不確定”、“網絡賣家參差不齊”等等因素,制約著他們的下單熱情。
而從調查結果看,家具網購比例明顯低于建材,則顯示出家居消費市場的特殊性,和服裝、食品等不同,除了價格衡量之外,家居消費者更多的會考慮網絡購物的物流配送、安裝、質保等細節因素。記者調查發現,建材網購主要集中在燈具、水槽、龍頭、地漏、五金件、軟飾等小件物品,如油漆、地板、衛浴之類大多數消費者還是會選擇傳統渠道;而對于家具,消費者則顯得更為謹慎,除了茶幾、邊柜等小型家具會考慮網購之外,其他家具的網購選擇程度并不高。
的確,對于家具網購來說,配送和安裝是目前最大的瓶頸。雖然網購相對便捷,但家具等大型產品按照購物網站標明的快遞價格,一般只配送到指定的物流點,還需要消費者自提或者付費送貨上門,安裝費用另計。這樣算下來,網購家具與實體店相比,就沒有足夠的競爭力。因此,大型綜合賣場和品牌專賣店等傳統渠道依然是家居消費的主體。
近半數消費者三環外買家居
【行業分析】
有數據顯示,在3-5年內,成都家居市場輻射省內和周邊省份的能力將從目前的25%的比例提高到30%;與之相對應的是,隨著“中調”逐步實施,在成都周邊二圈層的新都、青白江、雙流等地,新興大型家居交易市場區面積將達到1048萬平方米。這意味著,家居消費市場的半徑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近兩年在三環外甚至二三圈層新開業的家居賣場來看,香江全球家居CBD、浪度國際家居博覽園、家和家園國際商城等等一系列新型賣場都稱得上是“巨無霸”式的家居綜合體。不少青睞二三圈層的新興家居綜合體的消費者,表示靠近原產地的豐富選擇和集散平臺的價格優勢是吸引他們的重要因素。
價格不再是下單唯一標準
【行業分析】
在此次四川家居消費指數調查中,受訪者的很多選項都將價格因素指向了影響較小的程度。調查中,消費者最為看重的是“賣場品牌”和“售后服務”。由此可見,單純的價格戰,已經不再是影響消費者下單的唯一因素。
針對這種情況,記者在某家居賣場隨機采訪了一些消費者,他們表示,過去商家經常以“最低價”、“超低價”等作為促銷活動噱頭,但經常逛家居賣場就會發現,即使在商家不做活動的平時,也基本都能講到一個較為合理的價位。而對于家居產品這種需要長時間使用的商品而言,能否保證質量、確保售后服務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