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蘭州新區管委會主任李睿透露,2012年,蘭州新區各項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16億元,預計,到2030年,蘭州新區GDP可接近4000億元,再造一個大蘭州將成為現實。
新區鐵路聯絡線年底竣工
李睿介紹說,2012年,蘭州新區緊抓上升為國家級新區的重大歷史機遇,真抓實干、創新創業,各項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16億元,同比增長93.33%;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50億元,同比增長77.65%;完成地區性財政收入23804萬元,同比增長23.8%。《蘭州新區產業發展規劃》已經通過了國家工信部組織的專家評審,道路、供水、供熱、天然氣、工程地質調查與研究、水資源利用等18個專項規劃已編制完成;A配套設施建設快速推進,累計完成投資200多億元。其中,2011年開工建設的“四縱四橫”及水秦快速路等9條75公里道路已經通車;2012年開工建設的水阜連接線、迎賓大道等16條135公里道路已完成70%以上的建設任務;蘭新鐵路與包蘭鐵路聯絡線(馬家坪-中川段),將于2月開建,年底竣工。尖山廟水庫、石門溝水庫已建成蓄水,330KV變電站、110KV變電站空港變電增容項目準備開工,天然氣工程項目已通氣點火。第二給水廠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將于今年3月供水,第一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將于今年年底前建成,核心區道路、供水電氣體系基本形成,可基本滿足企業入駐和產業發展需要。
103個大項目年內都開建
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成效顯著,目前共累計引進項目103個,總投資838.8億元,2012年累計到位資金104億元。其中,蘭州吉利汽車擴能改造及6家零部件制造項目、大成聚光太陽能示范、中鐵重工等13個項目已基本建成;華騰富世、亞太工業等48個項目正在建設;中國四聯、中國電信新區通信樞紐中心等8個項目將于今年3月開工,其余34個項目將于今年上半年開工。蘭電、青島啤酒已動工建設,蘭石、蘭飛等項目已完成土地選址。
生態環境建設全面實施,完成新區核心區及周邊造林綠化5.5萬畝,2號生態湖已完成注水及周邊主要景觀建設。啟動建設蘭州新區百花公園、經十三路水系、緯三路小游園、市民廣場等景觀工程,完成投資5.66億元,推進緯三路、經十路、迎賓大道等7條道路景觀綠化,完成投資2億元。
新區中小學校明年可落成上課
社會事業管理有序開展,蘭州市已確定蘭州實驗幼兒園、蘭煉一小、蘭州十一中、蘭州六十一中在新區開辦分校(分園),打造蘭州新區教育集群,其中幼兒園、小學已開工建設,預計今年底建成使用;初中、高中今年動工建設,預計明年建成使用。省人民醫院將在新區建設分院。
根據新區發展需要,順利完成了中川、秦川、西岔三個鎮的機構移交工作,增設了新區黨群工作部、社會保障局等7個工作機構以及土地征收管理中心、政務服務中心等6個事業單位,市上確定的14個工作部門已派駐到新區開展工作,從市直部門抽調的76名掛職干部已全部到位。
今年招商引資力爭完成1000億元
李睿表示,2013年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投資212億多元,重點實施道路、供水、供電等設施建設,到今年底基本完成新區規劃中確定的基礎設施建設任務,滿足產業發展和項目入駐要求;做好規劃管理、公服設施建設、征地拆遷、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工作,到今年底使各產業片區基礎設施基本配套、產值形成一定規模、整體建設初具雛形;重點抓好中國化工、碧桂園、南翔萬商、正威集團、隴星散熱器、國藥控股集團、柳工機械等重點項目的對接洽談工作,全年招商引資實際利用資金全力完成1000億元以上;完成綠化造林面積5萬畝以上,開建國家級濕地公園、經十三路水系、道路綠化等景觀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優勢;創新體制機制,打造全省乃至西部地區最具發展潛力和吸引力、最具競爭優勢的區域之一。同時,搭建融資平臺,給新區城投注入有效資產,今年力爭完成100億元融資任務。
新區今后重點打造七大產業
在回答記者蘭州新區今后發展方向時,李睿認為,蘭州新區的功能定位是西北地區重要增長極、國家重要產業基地、向西開放的戰略平臺、承接產業轉移的示范區。新區整個規劃都是按照三個階段來規劃。規劃了石油化工、裝備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現代物流、現代農業等七大產業,近期主要是發展石油化工。結合甘肅特有的人才、地理、區位因素,近期還將把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現代農業三個放到一起集聚發展,等發展到一定規模,再分別發展。
他最后表示,蘭州新區作為蘭州重要的產業基地,連接東西部的交通樞紐,今后集中發展的就是現代物流,實現產品直接從蘭州出關,預計到2020年基本實現將近2000億元的GDP,到2030年實現將近4000億元的GDP。
兩會·提案
綠色出行 蘭州建“公共自行車租賃網”
【提案名稱】 關于在蘭州實施“公共自行車租賃網”項目的建議
【提 案 人】 政協委員 宋艾芳
【提案背景】 蘭州作為省會城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道路的拓展遠遠落后機動車的增長速度,交通擁堵成了蘭州日益受困的頭等難題。而在世界范圍內,各大中型城市同樣面臨著交通擁擠、機動車過多導致的空氣污染和燃油費上漲導致的公交費用增加等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在人口密集的蘭州中心城區,選擇自行車出行可謂是一種占用路面小、靈活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
【提案建議】 發展城市公共自行車租賃,可預見的“好處”有:第一,實施這一項目,從社會效益看,不僅投資小,見效快,而且能方便市民。第二,發展公共自行車租賃,可在黃河風情線沿線設置租賃網,打造城市新亮點,使之成為旅游景觀的一部分。第三,公共自行車租賃還高效環保。政府可借助“數字蘭州”最新的物聯網技術進行智能化管理,讓自行車站點實現24小時無人值守和通借通還功能。第四,實施公共自行車租賃,還能為管理部門帶來經濟效益。建成后,可向社會公開拍賣冠名權,也可成為移動的廣告牌。以5000-7000輛來算,僅是車身廣告年收入就可達600萬元-800萬元。此外,蘭州還可借鑒外地“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的模式來解決建設投資難題。
兩會·提案
打通瓶頸 在蘭臨高速出口架設立交
【提案名稱】 關于在蘭臨高速蘭州出口設立立交橋的提案
【提 案 人】 政協委員 張國瑞
【提案建議】 目前,蘭臨高速蘭州出口至小西湖段,由于居住人口密集,道路狹窄,經常造成嚴重堵車。對此,張國瑞建議,省上有關部門應盡快協調蘭州市,在該路段規劃建設城市立交橋,直接與小西湖立交橋及正在建設的南山公路段相連接,這樣,一部分車流就可以引流到南山路,減少途經小西湖對市區交通造成的壓力。同時形成高速公路與蘭州市區主干道及立體交通相互貫通的路網格局,徹底解決蘭州南出口交通擁堵瓶頸。
整治停車難 政府應鼓勵企業建立體車庫
【提案名稱】 關于加快發展立體車庫產業的提案
【提 案 人】 政協委員 羅駿業
【提案建議】 目前蘭州機動車接近60萬輛大關,停車難日益成為困擾蘭州發展新的城市病。羅駿業認為,目前市區核心地帶,寸土寸金,要想通過多建停車場解決停車難題既不經濟,也不現實。羅駿業說,立體車庫的市場需求潛力巨大,前景光明,現有技術基本成熟。希望有關部門從戰略高度考慮,像支持汽車產業發展一樣,大力扶持立體車庫產業的發展,早日做大做強做精甘肅的立體車庫產業品牌,并把它推向全國。
【場外連線】 政府應為立體車庫建設開“綠燈”
蘭州市規劃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發展立體車庫,必然要面臨投資成本高,建成后收費又高的問題,因此,規劃等部門也期待地方政府能夠加大一些政策優惠的投入,為立體車庫建設開“綠燈”,吸引更多投資者樂于建設和經營立體車庫。
解“方便”之憂 國省道沿線應多建公廁
【提案名稱】 關于國省道沿線合理配建公廁的提案
【提 案 人】 政協委員 李曉紅
【提案建議】 近年來,汽車站公廁收費和公路沿線公廁少是駕駛員和廣大乘客反映強烈的問題。對此,李曉紅建議,未來公路建設中應突出人性化服務,在公路建設中列專項投資,國道、省道公路兩側有條件的地段應增建公廁和停車場等服務設施;實行客運站公廁免費服務,取消轄區汽車站內公廁收費,所有客運站及國省道公路沿線的公廁應一律免費開放;在公路交通稽查站修建公廁,為過往乘客提供方便。另外,公路沿線公廁可采取“指示牌+停車位+公廁”的方案,按照一條路一規劃的原則,在不同路段、不同交通流量和不同地區設置不同規模停車區和公廁,每30至80公里保證至少有一所公廁。而且要給在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廁所配備專職保潔人員,確保每天做到定時保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