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日,鄭州正式落地“史上最嚴”樓市“限購令”,自3月4日起,對在鄭州市區(含市內五區、鄭東新區)已擁有1套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具備相關條件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對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以及不符合購房條件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暫停在市區向其售房。
如今,驀然回首,鄭州樓市已在限購令中前行兩年。站在兩周年的節點回望樓市,我們不禁要問:這一年,限購令給市場、開發商和購房者,帶來了怎樣的變化?鄭州搜房網推出“限購兩周年,鄭州樓市改變了什么?”大調查,帶您觀察限購兩周年"樓市之變",追蹤未來限購發展軌跡。
效果:7成市民不買賬 調控成“空調”
2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了樓市調控新“國五條”,究竟是調控升級還是新聞”重播”? 業內人士眾說紛紜。少數專家對國家調控政策表示絕對的質疑,表示新“國五條”出臺的只是綱要,細則并未出臺,綱要對市場面并無太大影響,只是在心理層面給予一定的壓力。當然,也有很多專家表示,此次新“國五條”的出臺,旨在針對年初全國樓市成交增量所帶來的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表明了調控政策不動搖、力度不放松的決心,穩定市場上對政策的猜測。
面對樓市回暖勢頭,調控步步緊逼,效果幾何?鄭州限購兩年間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搜房網調查結果顯示,72.1%的網友認為兩年的樓市調控效果并不大,12.68%的網友雖然承認限購效果,但認為長達兩年的“史上最嚴厲調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但誤傷了改善性需求。不過也有10.14%的人認為樓市調控有效地抑制投資需求。
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鄭州購房者對兩年的樓市調控并不買賬,究其原因,恐怕是居高不下的房價令眾多市民對“房價下降”的期望終究化成泡影。不過,盡管鄭州房價并未下跌,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過去的兩年里,鄭州商品住房成交均價漲幅回落,朝著更理性的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