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統計局發布的“2007年—2012年江西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顯示,全省生產總值從2007年的5800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12948.5億元,五年增長1.2倍,年均增長12.8%。與此同時,產業結構調整在這五年里加快步伐,城鎮化進程進一步推進,居民收入水平實現新的提高。
五年來全省GDP年均增長12.8%
在過去的五年里,全省生產總值由2007年的5800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12948.5億元,五年增長1.2倍,年均增長12.8%。經濟總量連年跨越新臺階,2008年、2009年分別突破6000億元和7000億元;2010年跨越了兩個千億臺階,達到9451億元;2011年突破萬億元,達11703億元,進入“萬億元俱樂部”。
財政收入由2007年的665.2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2046億元,五年增長2.1倍,年均增長25.2%。人均水平大幅提高,人均生產總值2012年達到4562美元,經濟社會進入一個新的快速發展階段。
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經濟引擎動力不減,內部卻在升級換代。這五年我省產業結構邁出新的步伐,經濟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全省三次產業結構由2007年的15.6∶51.3∶33.1,調整為2012年的11.7∶53.8∶34.5。
2009年糧食產量在連續6年增產的基礎上突破400億斤,達到400.5億斤;2011年達到410.6億斤,2012年達到416.96億斤,獲得“九連豐”。
2007年-2012年,全部工業增加值由2412億元增加到5855億元;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7年的41.6%提高到2012年的45.2%,工業主導地位顯著增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012年達到22268億元,利稅總額2130億元。
城市規模結構的升級進程明顯加快
我省始終把擴大固定資產投資作為加快發展的最重要抓手和最主要推動力,全省投資規模連年跨越新臺階。由2007年的3302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11785億元,增長了2.6倍,實現了由千億級向萬億級的新跨越。其中的基礎設施投資力度不斷加大,高速公路建設實現新的跨越,2012年達4260公里。
另外,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全省城鎮化率由2007年的39.8%提高到2012年的47.5%。城市規模結構的升級進程明顯加快,目前人口在2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有1個,50萬~100萬人的大城市2個,20萬~50萬人的中等城市10個。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兩萬元
隨著國民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7年的11222元提高到2012年的198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7年4098元提高到2012年的7828元。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719億元提高到4006億元,年均增長18.4%。居民住房、交通、通信、醫療保健等消費快速增長。
去年單位GDP能耗下降5.5%以上
經濟發展的同時,我省也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加強節能減排力度。據悉,全省萬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1.06噸標準煤降至2010年的0.845噸標準煤,累計下降20.3%,超額完成了“十一五”期間萬元GDP能耗下降20%的節能約束性目標任務。初步核算,2012年單位GDP能耗下降5.5%以上,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碳氧化物排放量完成國家下達的減排任務。
隨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深化,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的實施,全省森林覆蓋率由2007年的59.7%增加到2012年的63.1%,11個設區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全部達到國家級標準,生態環境質量位居全國前列。
(文/彭勇平 楊金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