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人民幣持續升值,原材料、勞動力價格不斷上升,陶瓷行業的成本壓力明顯增大,企業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部分企業面臨退出市場的風險。為應對經營壓力和利潤的削減,陶瓷企業紛紛以漲價來應對,而此次漲價的背后大有玄機,很多陶瓷企業在漲價的同時,背地里讓利給經銷商,多了些“返點”,其實真正意義上的提價是沒有的。
有行業人士透露,相對其他行業而言,陶瓷行業真正的微利時代還沒有到來,刨除來自各方面的成本壓力,留給建陶生產廠家的利潤還是比較豐厚的。而一些規模和實力相對較小的陶瓷衛浴潔具企業則根本沒有漲價的資本,企業之間相互壓價的惡性競爭,導致企業在拼命確保自己本來就微薄的利潤空間時,不斷壓價,走價格競爭路線。
在陶瓷行業漲價浪潮中,能否真正實現漲價獲利?如果漲價,又能持續多久?有人說這次漲價是陶瓷界有實力的廠家在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時一次無奈的掙扎,不會持續很久也有些人認為,這次漲價符合宏觀經濟的大環境,陶瓷漲價是一種長期的趨勢,但這些都是未知數,一時間,行業人士眾說紛紜。
漲價是市場適應性調整
佛山市禪城區經貿局副局長沈樹華
佛山建陶企業本來就面臨著很大的漲價壓力,這次漲價對建陶企業經營壓力有著一定的緩解作用。由于產品的漲價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其實在很早以前,建陶上游的原材料、運輸成本、人民幣升值造成的出口壓力等早就顯現,所以這次漲價完全是價格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做的適應性調整,政府也不愿企業頂著壓力經營。
鷹牌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執行董事張孟友透露,鷹牌陶瓷在5月份的價格有所上漲,但漲幅不大,漲價也是無奈之舉。原材料、能源、運輸、人力等都在普漲,成本壓力不斷增大,產品價格上漲也就在所難免。
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
陶瓷批發商胡勇楠
建陶漲價壓縮了利潤空間。近日記者走訪中國陶瓷城、沙崗陶瓷批發市場等佛山陶瓷批發市場。來自湖南的陶瓷批發商胡勇楠告訴記者:“現在還沒有感受到建陶漲價帶來的壓力,如果真要漲價5%-8%,那么我們的利潤空間將會被大幅度壓縮。建陶產品本來最大的利潤環節就在生產廠家,留給經銷商的利潤空間就比較少,如果再漲那真的就沒有錢賺了。”
漲價是市場壓力的緩解
廣東蒙娜麗莎陶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張旗康
廣東蒙娜麗莎陶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張旗康認為,這次漲價只不過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非常正常的企業行為。近期由于陶瓷行業產品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等因素的影響,使得陶瓷生產企業在成本和市場方面面臨著很大的壓力,這次漲價是對這種壓力的一種緩解,屬于市場行為,再正常不過。陶瓷產品價格的上漲對銷量影響不大,與去年同期相比,五月份各品牌銷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幅。據蒙娜麗莎陶瓷有限公司營銷總經理黃輝介紹,蒙娜麗莎五月份銷售量增幅近10%。
價格走勢受宏觀經濟影響
佛山陶瓷行業協會秘書長尹虹
對5月份陶瓷企業漲價的事情,我也是在報紙上看到的,具體情況不是很了解。我個人認為陶瓷企業漲價是大的宏觀經濟環境所決定的,CPI一直在高位運行,導致陶瓷行業從原材料供應到企業內部營運的成本都大幅度攀升,這必然給陶瓷企業帶來產品漲價的壓力。這個應該是企業的自主行為,至于陶瓷產品的價格走勢,要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特別是CPI的走勢。這不是企業想怎么弄就怎么弄的!
漲幅5%還未化解壓力
法諾亞陶瓷總經理李文權
法諾亞陶瓷迫于成本壓力也在5月份提高了售價。法諾亞在5月份漲幅只有5%,并沒有化解成本帶來的壓力,不排除在適當時機再調價。在談到為何要選擇5月份提價時,李文權認為5月份在一年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提價之風也在業界吹得差不多,這時提價可謂恰到好處,不易引起經銷商及終端消費者的強力反彈。
形成行業性的普漲可能性不大
陶瓷行業資深人士張永農
“這個很正常啊,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啊!”陶瓷行業資深人士張永農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如是說,“陶瓷企業早就面臨著種種經營壓力,這次漲價只是順勢而為。”由于各陶瓷品牌企業具體情況不一樣,所以形成大范圍、行業性普漲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時間也不會持續很久。
后記:
眾所周知,廠家漲價背后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市場的認可,如果企業無視市場規律,亂加價,消費者不買單,那么廠家的漲價圖謀就不會得逞。陶瓷行業經過長期的市場洗禮,在很多方面已經開始走向規范,單純依靠價格比拼來獲取利潤、搶占市場已經過時。在記者走訪的眾多行業人士中,大家一致認為,陶瓷企業化解經營成本壓力的出路,從長遠來看還是在于創新。目前中國陶瓷行業產品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品牌營銷、推廣甚至價格都在仿冒,這樣就造成廠家之間的惡性競爭,蠶食了大量的利潤空間。陶瓷企業不僅要依靠產品設計方面的創新,增加產品的附加值,而且要在經營方式、經營品牌包括渠道模式上創新,走差異化路線,這樣才能獲得市場生存空間,使得漲價為市場和消費者所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