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拉薩6月27日電 題:西藏拉薩老城區改造 居民告別“密如發絲”的空中電線網
作者 貢桑拉姆
“原來頭頂上的電線,就像姑娘的頭發絲那么多,現在抬頭看到的不再是密密麻麻的線路,而是藍天、白云”,梅朵站在拉薩老城區八廓街繞賽古巷內,一手提著撮箕,一手握著掃帚,仰頭望著干干凈凈的古巷上空說。
梅朵是一位環衛工人,在八廓街從事環衛工作已有5年。她告訴記者,環衛工人需要每天起早貪黑地工作,但是“自從老城區保護工程啟動以后,起早貪黑工作的不只是我們環衛工人,還有許許多多的施工人員”。
拉薩市老城區保護工程于2012年12月啟動,工程包括地下綜合管線、電力改造、給排水改造、消防隱患整治、供暖、古城特色風貌保護和建筑節能改造、通訊改造和文化保護等,投資約15億元人民幣。目前,各項工程已進入了最后的收尾階段。
26日晚,梅朵按時收工后,穿過大昭寺廣場回家。在嶄新的景觀燈下,梅朵身上的反光環衛工服閃閃發光。她說,八廓街內新裝的景觀燈很漂亮,“多年來,還從來沒有見過老城區像現在這么‘亮’,昏暗的巷子里都裝上了路燈”。
大昭寺廣場及八廓街內的景觀燈,底座以藏式吉祥八寶圖作為點綴,燈柱上裝飾有藏文“扎西德勒”,意為吉祥如意,頂部吊著8盞燈,燈罩均以轉經筒的造型,每個吊燈上鑲著一個“酥油燈”。在景觀燈下,梅朵興奮地指著燈頂上的“酥油燈”說,“連燈芯上的火苗都亮著紅光,太形象了”。
梅朵居住在小昭寺旁的一老院內,在八廓街生活了30多年,最讓她高興和激動的不只是古巷子上空“不翼而飛”的老電線和閃爍的景觀燈。“多年來,因為沒有有線電視,最多只能看5個頻道。”她說,近期電力工人幫她更換了家里的老化電線,還牽進了電視閉路線,同時解決了供暖問題,“以后冬天再怎么冷,也不用燒牛糞、柴火取暖了”。
“據說,以后可以看到數字電視,能接收到50多個頻道”,37歲的梅朵此刻像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她笑得雙眼變成了一條小縫。她最歡看電視劇和歌舞類節目,這是她工作之余的最大愛好。
另一位已是古稀之年的益西老阿媽也是拉薩老城區原住老人,目睹了老城區的改造工程,老人說因為通電,不用再點油燈過日子。“燒了一輩子的牛糞了,如今身體狀況不如從前,折騰不起灶臺,希望每年到了寒冷的冬天,不用再燒牛糞取暖,家里早日用上電暖氣。”
拉薩老城區電力改造工程于今年4月20日啟動,該項目負責人頓珠次仁說,在2個多月的時間里,近800名工人,分15個標段連日作業,目前項目已進入試運和最后的收尾階段,“整個老城區的飛線、不安全線路將逐步退出運行”。
據官方提供的數據,新建老城區供電110變電站1座,敷設高低壓電纜線135公里,安裝了箱變、環網箱、分支箱,同時安裝進院入戶表箱1477個、17072戶;拆除電力、通訊等各類老化、損壞和私拉亂接的線路2213公里。(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