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目:家居業概念成風多是“忽悠”
近日,伴隨水龍頭浸泡水鉛析出量超標事件的出現,一些打著“無鉛”名頭的水龍頭受到了廣泛關注。如今,隨意去家居市場上逛逛,就能發現諸如“零甲醛”家具、“自清潔”櫥柜、“抗菌”瓷磚等讓人覺得“神乎其神”的廣告語,甚至在市場上還受到了追捧。
家居“新概念”頻生
繼水龍頭浸泡水鉛析出量超標事件之后,市場上一下子多了許多以“無鉛”為賣點的水龍頭產品。盡管用不銹鋼材質的水龍頭,確實能夠做到含鉛量比銅質水龍頭低得多,但不少專家也提醒消費者,不含鉛的水龍頭也可能含有鎳、鉻等重金屬,而這些重金屬的危害并不次于鉛,所謂的“無鉛”并不能成為健康環保的代名詞。
與水龍頭“無鉛”類似宣傳的概念,在家居市場并不算少數,家具、地板中,以“零甲醛”板材為賣點的產品隨處可見。瓷磚衛浴中,各種依據“光觸媒抗菌”、“納米抗菌”、“銀離子抗菌”等原理推出的抗菌保健產品也頻頻出現。還有凈化空氣的涂料、自動清洗的油煙機等多功能產品層出不窮。
然而,這些概念所宣傳的產品是否真的具有所說的功能,有的憑消費者自身根本難以判斷,有的則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根本運用不到,甚至會影響到產品正常功能的發揮。北京市場協會家居分會秘書長劉晨表示,企業需要有一些能讓消費者接受的消費點,有些夸張的概念往往只是沾點邊,以此成為消費者在眾多同類產品中選擇自己的理由。
消費需求催生“概念”
所謂概念產品指具備獨特的銷售主張的產品或是具備獨特消費觀念的產品。業內人士認為,一些“概念”產品的推出,也是“迎合”消費者需求做出的改進。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裝飾裝修委員會秘書長張仁表示,目前的裝飾裝修市場以改善型需求居多,這部分消費者對于健康、環保方面的要求較高,同時也催生了企業產品向這些方面的變化。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秦占學認為,盡管也有部分消費者對某些產品所描述的特性產生懷疑,但這些特性也不完全是噱頭。比如不含醛的家具,很多家具確實能達到這樣的水平,這也是行業綠色建材的一個起步,是值得鼓勵的。而對有些銷售人員推銷時說某些板材能呼吸,北京市家具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于秀蘇表示,實木剛砍下來確實有一段時間會進行微量的光合作用,雖有夸大,但也屬實。
北京市建筑裝飾協會會長吳國興也表示,就像民眾對PM2.5和霧霾的認識,也是好事。只是說隨著科學進步,人們對生活環境更加重視了。此外,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副秘書長張仁江認為,多數企業的產品仍是根據消費者需求來開發的,因為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對于產品的智能、定制等要求也更多,新產品也是一種潮流趨勢。
不實宣傳容易混淆市場
記者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概念”產品都可以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被檢驗,比如抗菌的瓷磚,很少有家庭在鋪好磚的地面上每天去檢測是否有細菌,或者說細菌的數量又增加了多少。而能夠看得見的“概念”又往往存在夸大宣傳的成分,比如自動清洗的馬桶,只不過在馬桶的表面多了一層涂層,讓表面更加光滑且不粘東西,簡單沖水就能沖洗干凈。
此外,還有一些描述顯得十分絕對,比如“無鉛”、“零甲醛”等,其實也是相對的概念被夸大后的結果。金屬的產品不可能做到完全不含鉛、而有膠黏劑添加的產品也不可能完全做到不含甲醛,之所以這么說,有可能是使用了國內外不同的標準,也有可能是環保水平高出標準規定的產品。
張仁江認為,很多問題的出現其實是生產廠家與消費者的信息不對稱,“廠家應該把產品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更好地介紹給消費者,單純依靠一個吸引眼球的廣告,是說不清楚的。”
北京市場協會家居分會秘書長劉晨也認為,消費者有很多是非常樸實的,需要的產品以及產品的宣傳也是一樣,然而在概念的推廣上,行業還有不太成熟的地方,“未來還應盡量考慮實用性,有效性,以求消費者認可比例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