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至今,古鎮燈飾照明產業發展已有30余年,形成了8000多家燈飾及其配件廠家、5000多家商貿企業、10萬多名從業人員、年產值超200億元、產品銷售占全國燈飾市場六七成份額、出口至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內最大的燈飾照明產業集群,也形成了以古鎮為核心,帶動形成周邊11個鎮區產值達1000億元的古鎮商圈。這種得天獨厚的基地優勢使全球的客流、物流、資金流和財富流全部匯聚于此。
過去,古鎮被認貼上了“低檔”、“賣燈”的標簽,重點都放在制造生產、交易銷售上。為了讓古鎮燈飾產業順利升級,2009年后,古鎮致力于打造以營銷中心、創新中心、技術中心為核心的全球照明產業中心,因此,以古鎮“雙子星”大樓為首的燈飾創業孵化中心和燈飾照明研發中心應運而生了。
但在生活配套上,大部分受訪燈飾企業家均抱怨古鎮好像只剩下燈了。近幾年在古鎮商圈,陸陸續續出現了多個大型項目,除了專業燈飾展館、物流市場等產業配套外,還包括商貿廣場、住宅小區的生活配套建設。而燈具賣場的檔次越來越高,頻繁地興土動工,夯基砌筑。興建燈具賣場的動工聲充斥了這個擁有巨大產業的小鎮。
燈具賣場陷混戰
據不完全統計,每天在古鎮采購燈飾產品的國內客商至少有2萬個(淡季除外),每年上門客商總量超過1000萬人次。同時,古鎮每天接納的國際專業買家接近5000位(淡季除外),每年累計多達200萬人次以上,其中還不包括進行遠程采購的固定買家?梢姽沛倢艟哔u場的需求量很高,近幾年不斷興建的燈具賣場恰恰證明了這一點。
利和廣場的世界燈博中心、燈王廣場、中國(燈都)國際路燈城、星光聯盟、華藝燈飾廣場、為民燈飾廣場、太古燈飾廣場等新建或在建的燈具賣場,表明了古鎮對高檔次燈具賣場的需求量十分巨大,甚至供不應求,因此近兩年才會出現如此之多的燈具賣場,甚至周邊城鎮也紛紛出現大型燈具賣場,如江門光博匯、小欖LED中國九州城等。同時,眾多大型專業賣場的興起,也引起了業界人士對古鎮能否消化的質疑。
其中,燈王廣場與利和廣場等大型商業綜合體當屬古鎮未來的兩大航母。古鎮能否承接這兩大廣場的消費能力,兩者之間的競爭關系引來了業界人士的熱議,但兩者也存在幾點異同:①在建筑規模方面,利和廣場兩者相當,燈王廣場規劃有300米高標志塔,利和廣場同樣有一座300米高摩天大樓;②在地理優勢方面,利和廣場略勝一籌,利和廣場位于古鎮核心區,距古鎮輕軌站一步之遙,交通非常便利;③在樓體規劃方面,兩者非常相似,就是“燈飾專業市場+寫字樓+主題酒店+商住區”,但利和廣場著重于產業和生活的綜合配套,燈王廣場則更著重于燈飾產業配套,除了燈王標志性建筑外,燈王商貿區還包括燈王標志性建筑、燈飾博物館、全球燈飾照明品牌展貿城、產業主題酒店、產業服務中心等。
古鎮這兩大航母亟可能將與隔江相望的江門光博匯形成“三國鼎立”之勢。
古鎮燈王廣場:今年為開工年
古鎮“燈王”之名,我們聽多了,實際上,“燈王”是屬于“全球燈飾照明產業中心”(燈都項目)的一期部分,目的是把古鎮建設成為世界級的燈飾照明產業“技—工—貿”一體化的“燈都”,燈王廣場今年下半年將正式開工,以實際行動打破外界傳言,預示“全球燈飾照明產業中心”一期燈王廣場啟幕。
據了解,“燈都”項目總規劃占地4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70萬平方米,總投資估算85億元,其中燈王廣場投資30億,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燈都”項目共分為三期進行建設,一期為燈王廣場、二期為總部辦公區、三期為綜合商住區。古鎮“燈王”項目一旦建成,將極大地推動古鎮產業升級。
古鎮利和廣場:產業和生活的綜合配套
古鎮利和廣場總投資70億元,是一個總建筑面積160萬平方米的超大型綜合體,是目前珠三角最大的城市綜合體,目前已于6月28日正式動工,計劃在5年內先后建成投用。利和廣場由世界燈博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幸福華庭三個板塊構成,其中世界燈博中心建筑面積超過80萬平方米。整個綜合體配備了6000個停車位的大型室內停車場,這有效解決了目前古鎮燈具賣場普遍嚴峻的停車問題。
星光聯盟:高端燈具賣場
36萬平方米的星光聯盟將專門設立三大館:國際頂級燈飾品牌館、國際LED光效體驗館(即國際LED品牌館)、中國高端燈飾品牌館。60米高的宏大與通透中空,1000平方米的超高清LED天幕,10塊均超100平方米的大型LED隱形巨幕,4臺橫跨五層的天梯,8部高速靜音觀光電梯……上述數據無不顯示出古鎮燈具賣場走向高端的發展趨勢。
中國(燈都)國際路燈城:賣場細分化
記者從廣東四川商會照明電器分會得知中國(燈都)國際路燈城項目籌備工作已進入尾聲,開工在即,預計明年三月份開業。20萬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將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專業戶外燈具展貿平臺,建成后將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戶外燈具展貿中心。據了解,該項目由廣東四川商會照明電器分會牽頭發起,通過把所有戶外燈飾照明品牌融入其中,將有利于改善戶外燈具領域散亂無序的市場亂象。
特別的是,在古鎮,同質化的專業燈具賣場包羅萬象,以室內燈具為主的專業燈飾賣場多如繁星,戶外燈具品牌在賣場中不過一星半點,專業戶外燈具賣場明顯缺位。中國(燈都)國際路燈城項目的興建,將改變古鎮缺乏專業戶外燈具賣場空白這一格局。
新建專業燈飾展館
去年第11屆中國·古鎮國際燈飾博覽會暨LED應用展(簡稱古鎮燈博會)舉辦后,便傳出下一屆古鎮燈博會移師到古鎮新的會議展覽中心的消息。近日,記者從古鎮國際燈飾博覽會籌委會處了解到,第12屆古鎮燈博會將由廣東省中山市人民政府、中國照明電器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輕工行業分會共同主辦,并于今年10月18至21日在新建的燈都古鎮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
據了解,燈都古鎮會議展覽中心位于同益工業園,項目規劃用地94畝多,展館規模超過3萬平方米,規劃標準展位(9平方米)1500多個,總投資約1.6億元(不含地價)。
展館的規模對展會的規模、檔次具有一定的影響力。過去,古鎮燈博會一直在古鎮燈飾廣場舉辦,參展企業多是本土企業或周邊企業,外地企業僅占小部分,更遑論外國企業。但古鎮燈博會還算安于現狀,直到前兩屆古鎮燈博會面臨眾多品牌缺席、觀眾關注度減少的尷尬問題,展館規模明顯落后于古鎮燈飾產業的發展需求。展館的落后約束了展會的規模,為了使得古鎮產業順利升級,古鎮燈博會作為古鎮燈飾產業一年一度的盛事,新展館的興建實屬順勢而為。
廣州光亞展在專業的琶洲會館舉辦,一年比一年盛大,與此同時,古鎮燈博會卻遭遇人氣直線下降的瓶頸,這讓業內人士不得不深思:古鎮燈博會到底哪里出問題了?目前,不管是古鎮燈博會,還是其他照明展會,均漸漸顯露出“疲態”,不管是國內客商,還是國外客商都一改從前,鮮少在展會當場下單,往往是“貨比三家”,到廠里考察過后,才會考慮合作,思維越來越理性,態度越來越謹慎。如果展館或展位裝修不好,來往的客商就更少了。顯然,參展的直接回報也越來越低。
加之,古鎮燈飾廣場位于古鎮燈飾市場的中心點,周邊有鱗次櫛比的燈具賣場,這分散了不少古鎮燈博會的客流。升級后的新展館固然有利于古鎮燈飾產業升級,但對古鎮燈博會的推動作用,還得等到今年10月份才能見分曉。
生活配套打造黃金商圈
長期以來,古鎮也一個短板就是綜合型商業不繁榮,商住配套不匹配。部分燈飾從業人員就常常跟記者抱怨:“在古鎮,吃、住、行、游、購、娛的地方都難找,住的地方不僅臟亂差還貴。”綜合型商業不繁榮,消費水平高,因此形成了“在古鎮工作,在小欖、江門消費和購房”的現象。
近年來,古鎮土地被鎮政府、各村嚴格管控,毋庸置疑,土地大都供燈飾產業鏈使用,因此,在古鎮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大大小小的燈具賣場和門市,“古鎮十里燈飾長街”并非浪得虛名。燈飾產業發達了,但商業綜合體的土地供給十分稀缺,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卻沒有上升,當地居民的消費需求遠遠得不到滿足。物以稀為貴,此現象也造成了不管是哪個行業、哪個地方,古鎮的鋪租、房租都不便宜的現象。也導致了人們生活消費主要集中在古鎮國貿酒店板塊。
產業發展了,生活配套卻跟不上,這使得古鎮往往留不住高端人才。但據記者了解生活配套這一重大民生問題將得以緩解。去年底,古鎮大信新都匯城市綜合體項目正式奠基,今年6月,古鎮利和廣場正式開工,這兩大城市綜合體的興建將大大改善古鎮的生活配套,輻射和承接古鎮、江門、小欖等區域客戶的消費需求,若等到燈王廣場隨后啟幕,加上古鎮國貿酒店板塊,古鎮將形成四大綜合性商圈,古鎮將形成真正的黃金商圈。
目前古鎮一手商品房源十分緊缺,位于古鎮大信新都匯商圈的富都花園、古鎮利和廣場的幸福華庭、燈王廣場配套的綜合商住區將極大滿足古鎮及周邊區域多年積累的購房需求,同時將進一步提升古鎮的人居生活環境。而上述三大商圈將有效解決人們吃、住、行、游、購、娛的極大需求。據了解,古鎮大信新都匯項目建筑規模超過46萬平方米,集購物、休閑、娛樂、餐飲、寫字樓等于一體,旁邊還擁有100余畝的商住用地;古鎮利和廣場國際貿易中心,規劃為5A甲級寫字樓、國際五星級酒店,集品牌購物、休閑、文化、體育、娛樂、餐飲于一體;燈王廣場則配套產業主題酒店。
賺錢多,生活水平差,古鎮過去也許會被取笑為“土豪”式的發展模式,但隨著產業配套、生活配套的完善,古鎮將成為名符其實的“高富帥”。但這“高富帥”也實在不好當,幾百億的投入讓其他城鎮望其項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