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造企業品牌就像經營人生 ——專訪廣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念超)

2008年,他提出“尊貴豪門,風向中國”的品牌理念,并實現了與英超豪門球隊——切爾西的鼎力合作,由此金意陶品牌享譽全球,并邁進了尊貴豪門行列。
2009年,他通過舉辦“金意陶2009全國高爾夫邀請賽”,為金意陶品牌注入“優雅激情、高尚品味、敢于挑戰、勇于超越”的文化內涵。
2010年廣州亞運賽事期間,他通過亞運名人會與幾十位名人面對面,同時展開主題為“激情亞運,億萬秒殺”以及“喝彩亞運,中國加油”的促銷活動,全力提升終端銷售。
2013年,他出版《建陶企業經營之道》一書,深入研究行業發展之路,探索品牌與市場的關聯,從營銷層面解讀一個品牌成功背后的故事,廣受業界好評。
這個人就是張念超,廣東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在金意陶成立十周年之際,佛山日報記者走進金意陶,走近張念超,深入了解金意陶發展的成功經驗與規劃藍圖,分享張念超對品牌建設的理解,對企業經營的成功心得。
談成長 企業成長就是個人成長
8月16日,佛山十大杰出青年網絡投票結束,雖然競爭很激烈,但是張念超得票位居榜首。張念超謙虛地說:“一是我們的企業的員工比較多;二是我們的代理商也有不少;三是自己在行業內外積累了很多人脈。”
張念超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學院。“在大學的時候跟著老師在國營企業里面做項目,后來在東莞的集體企業工作了五年。”張念超回憶說,“國營企業的特點是規范化和系統化,每個決定都會有理論依據支撐,我的管理基礎就是在那時候形成的。民營企業的長處是靈活,但是同時存在不規范、短期性、規劃缺乏依據等缺點。所以現在我管理金意陶就是吸取國營企業的長處,做決策的時候必須要有理性依據支撐,邊做邊驗證。”
“金意陶成立于2004年1月4日,我是2004年底加入金意陶的。公司剛成立的時候很困難:只有兩條生產線。”張念超笑著說,那時候我們的目標就是讓工人吃飽飯,只要發得出工資,就是最安心的事情。
如今,金意陶擁有十條生產線,企業規模達10億元。金意陶的生產效益比剛剛成立的時候大約增長了30多倍,預計今年年底會再增加4條生產線。“企業的前期靠個人的能力和魅力帶動。金意陶一開始發展的時候基礎比較溥,但還是有經銷商相信和選擇我們,這就是靠我們自身的資源。”張念超稱,陶瓷行業能人輩出,成長空間很大,所以需要不斷學習,金意陶的發展史也是他的成長史。
“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還是需要靠團隊。”張念超說,金意陶發展下去需要靠制度,靠企業文化帶動企業的發展。
談品牌 要有知名度更需美譽度
在張念超規劃里,金意陶接下來要做的三項核心工作是:做品牌,做慈善,打造團隊,其中就把品牌放在了首位。“以前做品牌就是要有知名度,現在不僅要有知名度,還需要有美譽。”有的企業在做品牌的過程中因為一時的挫折就不做了,導致品牌的塑造有起有伏、反復不定。“有舍才有得,而對品牌的投入就是舍,堅持做下去才會有效果。”
由世界品牌實驗室主辦的2013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發布會近日北京召開,金意陶以品牌價值57.85億元位列第334位,這是金意陶第四年榮登此榜。與2012年相比,品牌價值提升了22億元。
“我們現在做品牌就是要做美譽度和親和力。像我們去年做了100場活動,邀請了不少明星。我們選擇的標準不僅是明星的人氣,更看重明星自身的負面新聞多少以及他們的親和力。”張念超解釋,我們受眾主要是公務員、教師或其他行業精英,他們對這些明星有一定的認知度、這些明星的負面新聞少,能起到比較好的企業形象宣傳作用,而且他們比較親民,能與客戶有較好的互動。
談發展 扎根佛山蓄勢奮發
在陶瓷行業,張念超是公認的“營銷奇才”。他開創了金意陶獨家營銷模式——非誠勿擾Ⅲ明星總裁簽售,在全國40多個城市,50多場活動,巡回聯動,以點帶面,勢如燎原,無論營銷模式、品牌影響力、銷售業績都得到行業內外的認可,在市場低潮期引起了轟動。張念超表示,金意陶將明星與品牌進行有機整合,讓明星為金意陶的品牌文化服務,達到明星與品牌相得益彰,實現了雙贏,這也是在提高金意陶產品的附加值。
“這10年,我只能說走過來不容易。”張念超感概,“一個品牌的發展需要時間的沉淀,我們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起來的。企業的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清晰的價值觀和明確的企業定位,才能大浪淘沙不會被淹沒。”
“下一個五年,我們更加注重戰略的調整和商業模式的升級。”張念超稱,發展戰略主要體現在資金、人才等資源的重新分配上,而商業模式的升級是從代理商、消費者兩方面入手。
基于“中國夢”,金意陶十周年的活動主題定為“筑夢佛山,感恩十年”,那就是扎根佛山,讓每個消費者都用得起金意陶的瓷磚。“有個成語叫做‘蓄勢待發’,過去的十年就是金意陶的‘蓄勢’。”張念超說,企業發展到10億就是一道坎,如今金意陶已經跨過這道坎了,相信未來會大有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