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互聯網化 還是互聯網家電化?
家庭是除上班外呆得最久的地方,也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地方。我們希望回家后熱水就已經燒好,回家之前空調已經開好,飯已經自動煮好,可以隨時了解冰箱里面有什么菜,下雨也會自動關窗戶,還能隨時監控家里的情況,讀取家里數據中心的各種數據。這些,都是智能家庭能帶來的改變生活的技術。
從這次大會,我們看到,參與方除了傳統的家電廠商外,有不少互聯網的公司,他們也在做一些家電的產品。在移動終端智能化的今天,第二個極度需要智能化的就是家庭。
那么,到底是傳統家電廠商引領,還是互聯網公司引領我們的家庭智能化呢?到底是我們的家電品牌和互聯網化還是互聯網公司開始家電化呢?就如他們做手機一樣? 其實做產品,技術門檻并不高,重要的是手上掌握了多少用戶。樂視可以輕易做出各種尺寸的電視,但其核心技術并非采用多好的面板或者4K,這些都是能夠輕易實現的。樂視真正的核心技術是擁有巨大的用戶數量和巨大的片源容量,傳統廠商極有可能淪為這些互聯網公司的電視代工廠,因為只需要一個類似盒子的智能模塊而已。
如此看來,傳統家電廠商真的會淪為新時代的代工廠么?至少,從目前來看,電視已經逐步開始有這樣的趨勢,我們看到各大智能電視幾乎都配備了如樂視、愛奇藝等強勁的視頻網站,各大智能電視廠商在軟件預裝方面越來越像中國的手機廠商,看都缺少成熟智能的UI,甚至是直接外包。如果智能電視廠商能達到如酷派、聯想、華為、中興等國產手機大廠的深度與高度,還是有希望逆轉的。要知道,現在很多手機廠商想模仿小米,而小米是以互聯網的方式來做手機的。
智能家居如何備戰?
傳統廠商:從目前智能手機的現狀來看,手機制造廠商仍然是很能賺的,包括周邊配件,而軟件廠商由于中國的特殊國情關系,賺得會比較小一些。但從整個行業來看,軟件肯定是最有賺頭的,手機僅僅是一個載體而已。除非開發獨立的UI,獨立的商城,但這里成本巨大,操作也不容易,需要積累不少忠實粉絲。或者,有做手機又做家電的廠商,那么就是一個很完美的組合了。所以沒做手機的家電廠商,最好做做手機,或者至少,好好研究APPS。
互聯網廠商:首先,他們必須要做好手機端的智能控制APPS,當然,這是他們最大的優勢,也是功力最深厚的部分,他們也擁有巨大的用戶數量,甚至可以承擔主要流量。另外要和各大家電廠商談好智能控制的兼容性問題,看似很難,但如果擁有巨大的用戶數量,這也是傳統家電廠商不得不考慮的。在這里,編輯就想起騰訊了,擁有巨大用戶的騰訊,做什么都很可怕。
智能家居說了這么多年,概念都打得很好,但在杯具的移動帶寬和昂貴的數據流量之下,很多時候似乎都是空談。4G登場后,家電廠商整體的智能化將會來臨么? 那么一個大品牌的家電廠商,得做電視、空調、冰箱、電飯煲、洗衣機、手機,這樣才算全套,數一數,沒幾家哦,不過誰是老大,就數出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