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掛牌量上揚,實際成交不佳
伴隨著房產稅成熱點話題,南京、青島等多地二手房房源掛牌量激增,還出現了房東為讓房子盡快脫手,降價賣房、拋房的情況。記者走訪西安二手房市場發現,近期各區域的二手房掛牌房源均有不同幅度增加,掛牌均價則有漲有跌,且漲跌都在一百多元,浮動不大。業內人士分析,這主要是因近期整體市場不景氣,房源積壓所致,“房產稅效應”并不明顯。
全市
二手房掛牌量上揚,但未現“拋房潮”
記者走訪西安多家房產中介了解到,近期二手房掛牌房源的確有增加,但掛牌價格并未明顯下滑。據365二手房數據監控中心統計,10月西安二手房的掛牌量為2721套,11月增加到3968套;而掛牌價格方面,則由10月的6554元/㎡上揚至11月的6799元/㎡。另據二手房價格指數,西安二手房價在11月有環比1.24%的微漲。
“受樓市整體不景氣的影響,最近二手房成交實際不佳。”西安365地產家居網二手房城市經理王偉說,房源的積壓肯定會影響到掛牌量的上揚。受到個別區域價格的影響,掛牌價有所增加,但整體變化并不明顯。至于西安市二手房是否會出現房主集中降價、拋房的現象,他認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雖然現在提出‘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但畢竟還沒有具體政策措施發布。”
區域高新:二手房價仍處高位, “租轉售”現象增加
根據統計,近期高新區二手房的掛牌量增加,10月掛牌417套,11月621套;掛牌價格小幅上揚,11月為7877元/㎡,相比10月上漲了147元/㎡。記者從瑪雅房屋新西藍店、高新一中等門店得到證實,“租轉售”現象也有所增加。瑪雅房屋新西藍店的房產經紀人表示,雖然新房市場受政策的影響更大,但購買需求并沒有轉移到二手房市場。反而是一些房主急于脫手持有的住宅,準備套現去買商鋪、寫字樓。
業內分析,因為次新房居多,高新區二手房價歷來處于高位,單月一百多元的上浮較為正常,倒是“租轉售”增加值得關注。
城南:11月二手房掛牌均價7824元/㎡,下降181元/㎡
城南二手房掛牌量呈增長趨勢,11月的1103套足足比10月多出206套。采訪中,有記者從位于城南永松路的海匯房產、永安房產等中介門店了解到,近期二手房源的掛牌量有所增加。一位張姓負責人介紹,從登記的房源來看,大戶型的掛牌量增長最快,增加了近兩成,但是大戶型卻又是最難賣出去的。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正因“難賣”的大戶型有所增多,城南的二手房掛牌均價反而有所下降。365二手房數據監控中心的數據顯示,11月該區二手房掛牌均價7824元/㎡,相比10月下跌了181元/㎡。雅狐企劃總經理馮奔認為,城南的二手房價本來就比較高,但購買客群以自住為主,經濟實力較弱,往往青睞總價相對較低的兩室。因此在市場清淡期,大戶型如果不降價更容易滯銷。
城北:次新房市場成交穩定,老舊房源成交不樂觀
城北二手房的掛牌量在11月達到985套,相比10月增長近1/3。但從各中介門店的反映來看,市場整體呈現“冷熱不均”的局面。
記者從海匯房產風景御園店了解到,該店掛牌戶型長期以大面積次新房為主,近期的掛牌量和成交量沒有明顯變化。但北關十字、緯二十六街的一些中介卻透露,最近成交情況“不怎么樣”,盡管掛牌量在增加,但帶看量均有不同幅度的下滑。有房產經紀人認為,前三季度透支了大量剛性購房需求,年末調控更是雪上加霜。在城北二手房市場中,次新房的供貨和出貨相對穩定,反而是靠近城區的老舊房源成交情況不樂觀。
城東、城西:次新房供應上升,大量房源為10年以上舊房
城東和城西一直是二手房供應中的“小字輩”。11月城東掛牌量為443套、城西為280套,但相比10月分別也有164套和92套的增加。
記者從科威房產和瑪雅房屋位于城東、城西的部分門店了解到,這兩個區域的二手房以100平米以內的中小戶型為主,除了大量房齡在10年以上的舊房外,次新房的供應也呈上升趨勢。與其他區域相似的是,由于近期的市場成交處于低迷狀態,導致二手房掛牌量有所增加。
業內分析
成交回暖或到明年初
記者了解到,目前西安不少二手房的看房者對“房產稅效應”還處在觀望階段,只有個別市民咨詢相關問題。
陜西省房地產研究會會長王圣學說,房產稅即便要擴容,也會先在一線城市落實,對于西安這樣的二線城市還有一段距離。包括二手房市場在內,銷量和價格的明顯波動一般都會出現在新政出臺到正式實施的一段時間里。
“相比一線城市,西安的二手房市場還處在培育期。”盧山冰也認為,市場的波動和受政策的影響不會像一線城市那么大。
馮奔表示,近期二手房市場成交不佳,與年末貸款難也有一定關系。這種市場表現應當是暫時性的,到了明年初,貸款限制相對放開,積壓的二手房房源將會得到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