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保潔員將自己的新型馬桶設計稿展示在了公眾面前。據悉,此馬桶有很強的節水性。目前,市面上貼著“節水”標志的馬桶不再少數,很多企業也因此得到了巨大的利益。事實上,這些所謂的“節水衛浴”可能并不節水。
節能環保一直以來是衛浴潔具行業不變的主題。尤其在節能減排大背景下,消費者對節能環保產品需求愈加強烈。對于衛浴五金的消費者而言,不少人不再把價格當做優先購買考慮要素,比如產品風格、質量好壞、環保性等都成為選購的重點。
衛浴節水缺乏有效約束
近年來,在全國各市場陶瓷衛浴產品抽查當中也經常出現水效標準不合格的現象。從行業的角度來說,關鍵還是在于缺乏有效約束。目前的陶瓷衛浴行業,對所有陶瓷衛浴產品進行水效標準強制檢驗也不現實。同時,行業之中也并沒有關于“節水”的通用審核標準。這就意味著,不少衛浴企業,只要找一個掛牌機構,繳納一些費用,就能獲得一個“節水”產品的稱號和證書。正因為如此,對水效標準標識的管理就變得至關重要。
衛浴節水認證機制尚不完善
此外,我國衛浴節水認證機制尚不完善,還只是處于一個企業自己申報然后由相關部門審批的階段,如此一來,市場上的商家們就胡亂給自己貼上節水的標識。所以消費者在購買衛浴產品時一定要謹慎,不能因為其有“節水”標簽,又比正規品牌的產品便宜就購買。當然,有關部門也應該早日出臺相關的標準和規范制度,有法可依,才能真正讓衛浴行業得到規范。
據悉,目前國內陶瓷衛浴節水標準已經基本定型,從國家標準層面來看,在國內市場銷售的水嘴流量應符合GB 18145-2003《陶瓷片密封水嘴》的規定,坐便器用水量應符合GB 6952-2005《衛生陶瓷》的規定:普通型(單/雙擋)規定值為9L,節水型(單/雙擋)規定值為6L,坐便器最大用水量不得超過規定值的1.5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