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區建設局家屬院居民這幾天有點煩,自家大門出行不便,只能借路出行,卻被物業收取每月64元的壓路費。其實算下來每天交2元,也不算啥大事,但是這收費的合理性不禁引起大伙兒的質疑,物業收費項目中有“壓路費”一說嗎?只是通行也要收費嗎?收費標準有法律依據嗎?期待雙方能坐下來好好聊聊,協調出一個滿意的結果。
經常出入的大門突然要收“壓路費”,來往的車主不禁發問:“物業想收多少就收多少嗎?”19日一早,幾位車主被堵在紅橋山水蘭庭小區大門處,雙方就“壓路費”問題起了爭執。
12時許,記者趕到該小區,小區大門已經恢復通行,一位堵門的車主金先生告訴記者,他住在水區建設局家屬院,不是山水蘭庭的居民,因為這兩個小區在一個大院里,去年水區建設局家屬院的門被封后,只能走山水蘭庭的大門,但一直未收過錢,現在突然要按山水蘭庭小區的標準收費,很不合理。
在山水蘭庭小區大門處貼著一則通告,上面寫著:自2014年2月15日起,凡是出入本小區的車輛,一律持卡進入,還未辦理停車卡的朋友請速辦理,每月停車費64元。通告中標明包括城建局(水區建設局)家屬院。
另一位住在水區建設局家屬院的車主說:“山水蘭庭小區物業又不負責管理我們,我們小區有院子,也不占用他們的停車位,只是通行,憑什么也收64元?”
記者采訪了數位居民了解到,山水蘭庭小區原是搪瓷廠小區,去年7月新興久新物業公司進駐山水蘭庭小區,但是沒有接管水區建設局家屬院。
水區建設局家屬院內共有兩棟樓,共60戶,大概有二三十輛車。居民劉女士指著已經被封的門說,“原來的門因為出行不便,居民走的少,去年門外又新修BRT停車場,小區的居民便都從山水蘭庭小區走”。
山水蘭庭新興久新物業張經理說,“60戶居民每天都從我們小區過,影響我們管理,他們的車輛會磨損道路,有時也占道停車,所以決定收壓路費”。
回應 先調查業主是否愿意物業統一管理
隨后,記者聯系了翠泉東社區,社區張書記說,下午建設局、社區和物業一起開會協商解決辦法,物業也答應問題解決前,水區建設局家屬院居民可以正常通行。
當日16時,水區建設局、天山區建設局、翠泉東社區、新興久新物業的工作人員來到天山區物業監管辦協調此事,據天山區物業監管辦工作人員介紹,因為這兩個小區在一個院內,不允許同時進駐兩家物業,協商結果是先入戶調查水區建設局家屬院業主是否愿意新興久新物業接管,一視同仁,統一管理,如果多數人不同意,再跟物業協商費用問題。
新疆四至律師事務所李強輝律師說,根據相鄰權,由于是修BRT車站導致大門被封,水區建設局家屬院的居民在沒有損害小區道路的情況下,有權無償使用唯一進出的道路,而且也沒有法律規定小區物業可以收取壓路費。記者高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