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車的數量卻越變越稀少,不見蔬菜身影
運營2年多,“菜籃子”社區平價直通車(簡稱“直通車”)卻越變越少。日前,一些市民致電本報黨報熱線83751111反映,菜價普遍優惠約15%的直通車正陸續撤出社區。
直通車被迫“暫停”,背后有哪些無奈?讓老百姓享受平價農產品的惠民項目,如何才能走下去?日前,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網點現狀:只剩10多個還改賣水果
清晨6時許,一輛載滿新鮮農產品的直通車駛入社區,為居民送上新鮮蔬菜,價格普遍比市場價便宜15%……2011年9月底,作為市政府關注民生、平抑物價的一項舉措,福州市同步推行平價商店建設和“菜籃子”社區平價直通車試點工作。
2年多過去了,直通車的數量卻越變越少。鼓東路與井大路交叉口一側的福建華威菜籃子平價直通車網點是目前仍在“堅守”的網點之一,26日上午,記者在該網點看到,蘋果、柑橘、香蕉、菠蘿、草莓等近20種水果擺滿了直通車,卻不見蔬菜的蹤影。
“以前,新鮮蔬菜從田頭直接運進這里,菜價普遍要比周邊菜場便宜不少,只可惜現在不賣蔬菜了。”正在挑揀草莓的李大姐是直通車的老主顧,她說,直通車銷售的農產品一度有60多種,后來越來越少,如今已淪落到“賣水果”了。這并非李大姐一個人的感受。“只過了一個馬年春節,就看不到直通車了。”江南水都社區居民李先生告訴記者,由于減少中間環節,直通車蔬菜大多比市場價便宜一到三成,很受居民歡迎,如今卻無聲無息撤出了社區。
記者調查了解到,2年多前,福建華威直通車開通,網點一度擴容到60個,但發展并不盡如人意。如今,能經營的網點只有10多個,常年經營的也只剩下3個了。
記者調查:投入高品種少還占道
將農產品從田間地頭運送到城市社區,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早市的價格,新鮮的品質”。作為一項惠民工程,直通車數量一度從20個網點擴容至60個,為何如今“走不下去”了呢?
“生意非常難做,目前基本處于貼錢階段,經營較好的網點日營業額一般約2000元,基本保持在保本跟微利之間。”福建華威現代物流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坦言,直通車成本并不低,僅20輛車前期就投入了600萬元,此外還有人員成本等。與高投入相反,農產品平均毛利潤率為10%~20%。為了發展,企業只能盡量壓縮成本開支。
經營品種少也是直通車客源不穩定的一大原因。“一輛車的營業面積不到20平方米,這直接影響了經營品種的數量。”據上述負責人介紹,直通車上的蔬菜最多只能放40種左右,沒辦法全面滿足市民需求。
此外,選址占道和經營的沖突成為橫在直通車前的一道坎。上述負責人介紹,直通車上街賣菜是市政府批準的,然而在實際執行時,“一些正常經營網點因占道或治理,屢遭取締或叫停”。他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協同解決占道問題。破題之路:資金扶持推動平價商店市場化
平價農產品惠民工程如何走下去,這是擺在經營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也是擺在主管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記者采訪了解到,多方正合力探路破題。
福建華威現代物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為了擺脫目前的困境,他們已制訂了直通車中長期發展規劃,計劃發揮直通車靈活、便利、惠民的特色,結合新西營里市場的優勢,開展自營和招商加盟相結合的試點,并根據農產品電商發展需求,逐步完善直通車線下服務功能,“以后網上訂貨,就能來直通車取貨了”。
市政府也高度重視平價農產品惠民工程,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記者日前從市物價局獲悉,為了讓百姓“菜籃子”拎得更輕,福州市正多方位謀劃,計劃上半年啟動新一輪平價商店建設,目前福州市平價商店管理辦法也正在擬定中。“各項工作都在抓緊進行,管理辦法初稿已經出來了,近期將征求相關部門和企業的意見。”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從企業反映的問題來看,更多的還是資金問題,正在擬定的管理辦法主要也是對企業進行資金上的扶持。”在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看來,平價商店長期生存的關鍵在于市場化運作,政府會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扶持,并進行規范,但重點在于推動平價商店市場化、企業化運作,使其找到長期生存的運營模式。
據透露,啟動新一輪平價商店建設后,福州市相關的管理規范也將同步跟進,包括對平價商店的平價商品實行目錄管理,納入價格監測范圍,加強價格監控等,真正做到平價商品平價銷售。(福州日報記者王玉萍溫海龍/文池遠/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