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上市浪潮的來襲,資本化本化運作已成為家居行業的聚焦點。截至5月14日,證監會已發布了321家企業的招股說明書,其中包括12家家居企業,涉及家具制造、家居批發和零售等多個領域。機構對此較為看好,認為IPO有望成為家居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發力點之一。
企業上市是為了在獲得融資后成為做大做強的那一個,而不是被驅逐的那一個。但如果企業抱著圈錢投機的心理,而非借力資本市場來壯大自己,那么最終結果將是個未知數。
家居行業正在締造一個關于資本的傳說
自4月18日起,證監會陸續公布IPO預披露企業名單。截至5月14日,共有321家企業披露招股說明書。在此次大規模“開閘”過程中,12家家居企業擬登陸資本市場。統計發現,這12家家居企業涉及家具制造、家居批發和零售等多個領域,但其募集資金的目的頗為一致——擴大產能,進行品牌管理和渠道建設,提升企業經營水平。
但是,爭論也隨之而來。家居行業與房地產行業緊密相關,在后者遇冷,甚至有下滑趨勢的時間節點上,前者卻迎來了最密集的上市潮。家居企業上市,是圈錢,還是借力發展?
家居企業躍躍欲“市”
某資深分析師認為,家居行業正面臨著新一輪產業更迭周期,企業發展訴求已不再是單純地搶占市場份額,而是規范企業運營,增企業強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搭建持續成長的大公司機制。
于是,借助資本市場這一有效杠桿,實現公司發展的再一大飛躍,正成為眾多家居企業經營者的共識。
據統計,目前已經公布招股說明書的家居企業包括好萊客、紅星美凱龍、歐普照明、顧家家居、曲美家具、亞振家具、帝王潔具、富森美、多喜愛家紡等。
“與幾年前的家居企業融資上市熱潮相比,這波IPO大潮將進一步打破家居業的現有競爭格局。除了更多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將進入公眾投資者視野外,家居市場份額有望向大企業聚攏,未來有望出現多家具有強大產業鏈整合能力的大型綜合家居企業集團。”分析師表示。
據了解,這些IPO企業主要集中于中小板。業內人士表示,相比之下,中小板對企業的盈利指標和行業屬性沒有特別嚴格的要求,而創業板則定位于高、精、尖以及高成長性新興產業,所以中小板更契合傳統家居企業的融資需求。
事實的確如此。12家完成預披露的“大家居”企業,全部擬登陸主板或中小板。除帝王潔具、海洋王照明、多喜愛家紡、富森美家居擬進入深交所中小板外,其余均擬在上交所掛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月上交所取消發行股本限制的誘惑下,好萊客臨時轉板,把上市地從原來的深交所變更為上交所。
融資潛力尚待挖掘
雖然身處一個消費空間巨大、細分領域眾多的大行業,但迄今為止已上市的家居企業數量僅20余家。這個角度看,家居企業的IPO前景較為樂觀。
在早前于A股上市的家居新股中,企業多以較低成本的募集資金投入,實現產能和渠道擴張,從而在短期內推動了業績的快速增長。但遺憾的是,目前A股家居板塊并無特別大的企業,多為各細分領域的領先者。如前所述,目前這批正在沖刺IPO的“大家居”企業,涉及家具生產制造、家居流通、家紡等多個領域,其中不乏一些空白市場。
以4月25日進行預披露公示的紅星美凱龍為例,其擬于上交所上市,募集資金約44.5億元,用于武漢、重慶、天津、沈陽等地的家居生活廣場和電子商務平臺建設,共計11個項目,涉及投資金額約61.1億元。
作為紅星美凱龍的IPO咨詢服務機構,前瞻投資發布的報告認為,該公司借助家居賣場這一平臺,把不同類型的建材企業組成戰略聯盟,將品牌商的利益與紅星美凱龍賣場進行捆綁,既強化了家居品牌商的經營渠道,也成就了紅星美凱龍特有的商業模式。如果紅星美凱龍此番沖刺IPO成功,將成為國內家居賣場“第一股”。
分析師還表示,實際上,在紅星美凱龍申報IPO之前,這種創新模式已經得到了多家機構的認可,包括華平投資集團、中信產業基金、復星集團和渤海產業基金。而這4家機構合計26億元的大手筆投資,也曾在2010年掀起了PE對接家居產業的首輪高潮。“無論紅星美凱龍此番能否得到IPO市場的最終認可,它已引發了整個中國家居市場的新變革。”該分析師認為。
投資價值決定股價
有分析稱,從上市進程看,此次IPO預披露企業的上市之路雖各有不同,但無論哪個行業、哪些企業,從上市準備期到輔導期,再到招股說明書披露,一旦踏上上市之路,每一步都不可逆轉,而有些企業的上市時間已經遠超預期。早在2007年,紅星美凱龍CEO車建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要在兩到三年內實現上市。時過7年,紅星美凱龍上市之路終于步上正軌。
一位證券業資深人士表示,“何時上市”由不得企業決定,“此時是否適合上市”更依靠股市的整體水平。2014年初至今,深證指數反復下挫,并在3月20日跌破7000點大關。另外,從上市不久的“家裝第一股”東易日盛的股價表現來看,情況似乎并不樂觀。5月13日,東易日盛收盤價為30.01元。而在此前的3月初,該公司股價曾一度漲至56元。統計數據顯示,在今年初上市的 48只個股中,已有18只個股出現業績預降或虧損,占比近40%,而大部分個股的下滑幅度在30%—50%間。“東易日盛等新股的價格可能還要跌。新股剛剛上市,自然能引起股民關注,但運行一段時間后才會表現出其本身的價值,新股剛發行時的股價或許有些虛高。”該人士表示。
中國家居品牌聯盟秘書長陸昕表示:“此次IPO企業的集中披露,表現出監管者和投資者對資本市場謹慎樂觀的態度。股市不好的時候,企業可以較低估值進入市場,但企業上市的目的就是融資,投資者會根據企業的實際價值來購買股票,具有投資價值的企業仍會脫穎而出。”
家居行業的景氣指數也影響市場對企業上市后的估值判斷。分析師指出,從大環境看,GDP一直處于上升狀態,城鎮化的持續推進也為家居企業提供了發展動力。
對于家居行業而言,企業上市的意義不言而喻。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表示:“上市家居企業本來就不多,而企業上市后不得不透明,在證監會等部門的監督下,走上正規化、現代化的發展道路,對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極為有利。更重要的是,有了資本的支持,這些家居企業就有能力進行資產重組,有助于加快行業發展。”
IPO或成行業競爭發力點
家居行業是一個投入較大的傳統行業,無論是生產線擴建、研發新產品,還是渠道拓展,都要耗費大量資金,所以家居行業對資金的渴求比其他行業更為強烈。
前述分析師告訴記者,家居企業融資通常有三類用途:一是主營產品產能的擴建或技術改造;二是營銷渠道擴張,尤其是連鎖店的建設;三是研發,包括研發中心的擴建和改建等。
以亞振家具為例,招股說明書顯示,其擬于上交所上市,公開發行5474.95萬股,預計募集資金6.02億元,其中4.16億元用于營銷網絡擴建,9835萬元用于沙發及家具等產品線擴產,剩余資金用于家具生產線技改及信息化系統建設。
“家居行業的競爭格局,已經從洗牌進入業務重構階段,F在仍活躍在市場上的家居企業,要么是在某一個細分領域具備一定競爭優勢,要么是憑借早期資本運作積累了強勁的綜合競爭力。這些企業若想進一步擴大競爭優勢,勢必需要大資本的支持。”上述分析師說,“顯然,IPO是一個多贏選擇。除了提供充足的資金和市場資源外,作為一個面對消費者終端市場的行業,上市帶來的品牌效應也是企業所看重的。從這個角度看,IPO有望成為家居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發力點之一。”
上市融資考驗企業智慧
不容否認,上市是企業獲得資本、擴大經營規模的有效途徑,但家居企業作為重資產型民營行業,大部分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普遍存在。
從曲美家具公布的數據看,其2012年營業收入為9.23億元,但該年我國家具行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總產值超過5599億元,曲美家具的市場份額只有0.16%,整個行業的集中度依然較低。
正如朱長嶺所言,資產重組將成為家居行業的發展勢趨。2014年初,紅星美凱龍以22億元收購吉盛偉邦,成為行業當時的最大新聞。資深家居行業營銷人士俞雷預言:“未來兩年,家居行業或將出現營業收入超過百億元甚至千億元的企業,品牌化將是未來家居企業的發展之路,也是家居行業內制造企業和流通企業的發展之道。”
但是,也有業內人士對企業把上市作為融資方式持謹慎態度。
今朝裝飾副總裁汪曉兵認為,目前國內經濟形勢并不明朗,建議家居企業在股市不是很景氣的情況下,不要執著于上市這一條道路,而應該根據企業現狀來選擇發展方向,上市并不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唯一途徑。“生產類企業因為有資金需求,所以有上市融資需求,但傳統家裝服務企業并不缺少現金流,上市需求沒有那么強烈。”汪曉兵認為。
“不能否認,上市是一種重要的融資手段,能夠擴大企業生產規模,但也使企業背負了重大的盈利責任。”北京市場協會家居分會秘書長劉晨表示,“先期企業要投入大筆資金做上市準備,日后能否成比例把效益放大以及企業機器能否適應上市公司的標準,管理、財務等各方面是否規范,這些都是未知數。”
劉晨還提醒道,家居行業有自身特性,總體盤子很大,但各家企業的總份額都不大,沒有超大型企業。現在大家都覺得上市之后容易把企業做大做強,但從已經上市的家居企業看,上市后經營規模迅速擴大的成功案例并不多。
圣華家具董事長葛永明也認為:“國內股市一直沒有起色,而家具企業得到的關注度并不多,一些企業曾因為上市流程‘拖不起’而退出。如果目前的融資渠道可以支撐企業發展,我覺得沒有必要上市,畢竟上市成本并不低。另外,上市后企業的經營策略、資金狀況等都‘裸奔’于對手之前,對企業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