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一半撂挑子裝完瓷磚掉一半
裝修中途變卦、裝修質量有問題、使用材質和合同規定完全不一樣、裝修公司或個人偷工減料、隨意改變裝修設計方案……近日,記者整理熱線發現,從2014年下半年至今,對于家裝的投訴就達十幾條。
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商局在近日公布的2014年度消費投訴十大熱點中,就有裝修建材。消費者的投訴主要集中在消費者訂做的產品與提供的產品不符(尺寸、顏色、材質等)﹔購買的產品有質量問題,不予處理﹔由于商家安裝導致的產品不能正常使用的問題﹔商家拒絕或拖延提供售后服務等。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其中因為合同簽訂不明晰,裝修人員中途變卦或偷工減料、裝修質量差等問題在烏魯木齊市裝修市場中較為普遍。
簽合同時付全款 裝修途中停工鞋柜縮水
3月13日,家住幸福路的楊建國說,2014年他在西山片區萬泰陽光城小區買了一套房子,2015年1月8日,經過烏魯木齊藝之星裝飾公司(下簡稱藝之星公司)的業務員介紹,他與該公司簽訂了裝修合同。
“裝修價格為3.5萬元,約定2月20日完工,我當時就把所有的裝修款付完了。”楊建國說,合同里關于裝修的內容也只寫了大概,“但裝修公司承諾,上下櫥柜、吊柜都必須做,鞋柜的長為1.2米。”
2月15日,藝之星公司暫停了楊建國家的裝修,春節假期過后一個星期,“我見遲遲沒有開工,就問當初跟我簽訂合同的業務員和負責房子裝修的孟經理,得到的答復是因為中途發現虧損,干不下去了。”楊建國說。
楊建國說,他先后十幾次給裝修公司的業務員和孟經理打電話,一直到3月10日才開工,此時,停工已超過20天,且超出了當初合同簽訂的交工時間。
“可是現在發現鞋柜只做了80厘米長,與當時承諾的1.2米差了40厘米,而對方也明確表示,不再負責吊柜、櫥柜。”
“多次溝通也沒有結果。”楊建國說,因為他已交完裝修款,“現在不可能中途停下來,只能看他們究竟能做成啥樣了。”
記者與楊建國所說的業務員聯系,她表示自己目前已辭職,讓記者聯系孟經理。隨后孟經理向記者表示,不清楚楊建國反映的事情,他需要了解再做回復。
裝修結束四個月 瓷磚脫落一半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裝修結束后,裝修質量問題也成了投訴熱點。
33歲的代亮居住在烏魯木齊市北京北路北京城花園小區,2014年,他在該小區購買了40多平方米的門面房,因門面房需要貼瓷磚,2014年2月中旬,他在天津路一個自發形成的人才市場找到負責裝修的金某,“因為他沒有專業的裝修隊,我起初并不太信任他。”代亮說,但金某表示自己貼了20多年的瓷磚,還給他簽了一份“保証10年所貼瓷磚不掉,如有脫落,負責恢復和賠償”的保証書,他就讓金某負責門面房的裝修。
2014年3月初,門面房貼完瓷磚后,他給金某6200元人工費,4個月后,門面房里的部分瓷磚開始脫落。“我給金某打電話,他一直說在外面。”代亮說,金某回來后卻說瓷磚脫落跟自己沒有關系。
針對簽訂的保証書,金某對代亮說:“當時是為了拿到這個工程才寫的這個承諾書。”
代亮說,當時貼瓷磚的面積不到100平方米,但目前已有3面墻出現瓷磚脫落,脫掉面積約45平方米,還有一面墻的瓷磚出現松動、空鼓等情況,瓷磚隨時有可能往下掉。
2015年年初,代亮把金某起訴到高新區(新市區)人民法院,代亮說:“法院給金某打電話,但金某不接,居住地點也不固定,導致傳票無法送達到金某手中。”
家裝公司有資質的僅占10%左右
在記者調查中,烏魯木齊市一家有資質裝修公司負責人李華說,烏魯木齊市裝修市場較為混亂,大多數沒有資質。
“大部分都是由零散裝修人員或沒有資質的私人裝修公司負責。”李華說,由于裝修“游擊隊”和無資質公司在設計、管理等方面都不正規,在裝修過程中也不與消費者簽訂合同,或合同條款不規范、內容不明晰,導致在裝修過程中,往往會中途隨意變更裝修內容、使用劣質家裝材料,致使糾紛不斷。同時,由于沒有一個統一的裝修施工標準,也沒驗收程序,導致家裝質量問題頻現。
在2015年烏魯木齊市兩會上,民建市委會主委任秀娟提到,家裝行業在全國發展都不規范。經過民建市委會的調研,他們發現烏魯木齊市從事家裝的企業均為私營企業,其中具有建筑裝飾資質的僅占10%左右。
任秀娟說,烏魯木齊市應盡快制定和發布《烏魯木齊市住宅室內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辦法》,配合法規,烏魯木齊市還應建立全市家裝市場巡檢制度,抽調家裝專業人員進入各小區,巡查家裝施工中的質量和安全等問題,集中受理和調解家裝投訴,壓縮無資質家裝企業的生存空間。
此外,還應制定烏魯木齊市家裝設計師和項目經理準入與退出制度,把對優秀、誠信家裝企業的推介和“三無企業”及不誠信家裝企業的曝光結合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