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陶瓷業,提升陶瓷產品附加值,也應該成為一個發展方向。
我國陶瓷產品曾以“大路貨”揚名海內外,產品檔次低,附加值低,屬于“兩高一資”型產品,不僅屢遭詬病,更成為國外反傾銷的眾矢之的。近年來在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的多重壓力之下,產業轉型迫在眉睫,產品轉型也時不我待。
筆者認為,提升我國陶瓷產品的附加值和檔次,是市場競爭使然,也是陶瓷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技術進步,帶動產業升級,市場競爭,迫使產品換代,時代進步,導致需求逐步向高檔化邁進。我國陶瓷業歷經30余年的快速發展,已經迫切需要轉型升級,而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產品檔次和附加值,也早已成為陶瓷企業應對今后市場競爭、打造核心競爭力、打造國際知名品牌、躋身世界陶瓷強國的必經之路。
記得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李維特曾指出:新的競爭不在于工廠里所生產出來的產品,而在于除此之外買主能否給產品加上包裝、服務、廣告、咨詢、融資、送貨、保管或其他顧客認為有價值的東西。事實證明,產品的附加價值對于品牌的貢獻遠大于產品質量等主體價值。那么,在陶企的發展之路上,如果能夠著力于品牌形象的塑造,使品牌形象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具有統一性和穩定性,同時蘊含深刻的品牌文化,能反映企業的追求和精神境界,那么,我們就可以說,這樣的企業必定會擁有長足的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如此看來,倘若會運用產品的附加值,那么你的產品自然會帶動企業的發展;那么到底什么是產品的附加值?翻閱一下資料,“產品附加值”是指在產品的原有價值的基礎上,通過生產過程中的有效勞動新創造的價值,即附加在產品原有價值上的新價值,附加值的實現在于通過有效的營銷手段進行聯接。由于產品創造并滿足了客戶更高層次的需求而使企業獲得的超額回報。也即消費者為得到產品或服務而付出的價錢與企業為產品付出的成本之間的差值就是附加值,差值越大,企業獲得的附加值越高。那么,如何增長陶瓷產品的附加值?這才是最需要深究的話題。
如何增長陶瓷產品的附加值?
第一,挖掘陶瓷產品特色,多樣化生產,著力個性訴求。找到其他陶瓷企業所沒有的,尋求比其他企業更具吸引力的陶瓷產品特色,這也是提高陶瓷產品附加值的不二法則。將消費者更加細分,讓陶瓷產品成為每個人單獨的特質產品,搶占一片獨有的市場空地。舉個例子,就好像之前小編逛陶博會遇到的毛絨磚一樣,色彩鮮艷且富有特色,因此很受矚目。
第二,完善服務也可以成為陶瓷產品的附加值。企業可以通過加強與產品源頭以及消費終端的聯系,積極探討客戶需求,爭取把產銷服務做得更加通暢完善,將售前售中售后所有環節一一做好,用服務來留住消費者,才是增加陶瓷產品附加值之選。
第三,陶瓷品牌的樹立更是增長附加值的最高手段。在品牌化時代,一個名牌產品可以賣出比同樣質量的小品牌幾倍的價錢,樹立好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產品附加值自然也就上去了。
當然,增長陶瓷產品附加值還有很多方法,但是筆者認為最主要還是要以質量為先;質量過關了,服務到位了,產品附加值才會運用自如,得心應手,效益就會更加立竿見影!
同時,面對做大做強企業、角逐國際市場、成就陶瓷強國的夢想,面對靠新出強戰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科學發展的目標,陶瓷企業要不斷創新,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這不僅是企業發展的一個戰略目標,更是陶瓷產品的一個發展方向。
(說明:此文來源于美家網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