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27省份2015年上半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近日,中國各地2015年上半年居民收入數據陸續出爐。
據統計,截至7月26日,全國至少已有27省份公布了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上海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6664元、13346元,均為全國最高。
城鎮居民收入:三地收入超2萬元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9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3%。
在全國數據出爐后,各地經濟半年報也相繼公布。
中新網記者梳理發現,截至7月26日,除了山西、西藏、吉林、黑龍江外,其余27省份均已公布了當地的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
在城鎮居民的收入方面,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廣東、天津、福建、山東這8個地區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在這已公布數據的27個地區中,上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達到了26664元;北京排第二,為26171元;浙江位列第三,為22640元,這三地也是目前全國僅有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元大關的地區。
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暫排在末位是甘肅省,僅為11243元。
農村居民收入:12省超全國水平
在農村居民的收入方面,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江蘇、山東、遼寧、廣東、福建、海南、安徽、河北這12個地區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在這已公布數據的27個地區中,上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達到了13346元;浙江排第二,為12005元;北京位列第三,為11018元,這三地也是目前全國僅有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萬元的地區。
而從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來看,與全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相比,新疆、貴州、甘肅、云南、內蒙古、青海、寧夏、陜西這8地區的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超過了全國水平。
其 中,新疆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最高,數據顯示,新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27.41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7.95元,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高達9.24,表明新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
事實
核心詞匯: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的收入是一個統計上的概念,它和居民收入是有差別的。
通俗地講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能夠自由支配的收入。就是從居民家庭總收入中扣除了繳納給國家的各項稅費,扣除了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比如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余下的收入。
扣除的這些繳納是按照國家的稅法和國家有關規定,住戶必須繳納的。
因為這些繳納不能夠再用于其他方面的支付。住戶購買的那些商業性的保險不能扣除。商業性的保險不是國家規定的必須購買的,而是住戶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情況自主選擇的,可以買,也可以不買。從記帳戶來講還要扣掉我們發給的記賬戶補貼,如果把記賬戶補貼算進去就算高了居民的收入。剩下的那些就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我們距離買房還有多遠

全國房價依然處于上漲的態勢,尤其是一線城市,按照全國人民的一貫的驚艷,收入增幅實在難抵房價的漲幅,何況大多數人并未達到數據中的“平均收入”。
目前全國樓市已經回暖,雖然城市分化比較嚴重,但是相信二線樓市很快就能跟上一線的步伐,我們距離能買得起房的時間或將越來越久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