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日,居安要思危!無數犧牲的先烈帶給了我們和平、幸福的生活,然而,中華民族復興的艱巨任務遠遠還沒完成。置身LED行業,中外專利戰從未間斷,中下游的價格戰風起云涌,并且戰火有向上蔓延的跡象,LED芯片世界大戰或許正在悄然逼近!
據瑞銀8月發布的電子元器件行業研報,2014年全球LED芯片供需比從2011年的130%,下滑至104%,總體處于平衡狀態,隨著中國LED產業的快速發展,LED芯片企業在產業鏈中最為受益。
然而,另一方面,近年來,在照明產業不斷累積的過程中,創新與革命,始終伴隨著它的整個發展過程。在中下游如火如荼的競爭之時,LED芯片產業并非獨善其身、悠然自得。
1、巨頭拆售業務,調整兵力部署
這兩年來,飛利浦、三星、歐司朗等國際重點企業陸續決定出售或分拆LED照明業務。表面看來,這些國際企業放棄LED照明是因為其利潤較低。但究其根本,還是迫于我國LED照明全產業鏈企業的迅速崛起而帶來的巨大競爭壓力。
飛利浦Lumileds雖然規模及生產成本與其醫療業務相似,但利潤更“弱小”。Lumileds股份的出售對飛利浦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解脫,因 其一直承受著高成本和強大的工作壓力。出售Lumileds的大宗股權后,飛利浦將能夠更關注其品牌和醫療產品業務,估計市場輸出約1300億美元。對not-so-profitable(并不那么有利可圖)的LED元件和制造業務可以花費更少的力氣。也就是說,飛利浦或許已經嗅到芯片領域未來的火藥味,他不愿意費力介入紛爭,而是把兵力轉到其一直高利潤的醫療領域。
早在去年10月,三星發表聲明:“我們已經決定停止除了韓國外所有市場的LED燈業務,這樣我們可以將更多的資源集中在我們的核心業務領域,在LED行業中保持LED組件業務的活躍,并繼續為我們的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也就是說,三星的戰略布局是把兵力集中在核心、高端領域。而芯片,正是半導體照明的核心,是LED金字塔的頂端。
歐司朗在7月宣布開始與其燈具業務的潛在買家進行談判。早在3月,歐司朗首席財務官Klaus Patzak表示,歐司朗會分析未來產品結構,但他拒絕透露公司在策略回顧中的總結,只是說“我們會根據歐司朗究竟在哪些市場比較活躍來決定我們的資本配置,再根據我們的資本分配決定公司可用資金的用處。”業內則傳言歐司朗將更加專注在車用照明與LED零組件。盡管沒有明確的消息顯示歐司朗未來的布局,但是出售其次要的燈具業務,騰出了更多力量的歐司朗是不是可以在芯片領域積極應戰呢?
2、華企熱衷收購,謀求全球崛起
那邊國際大企拆售,這邊中國企業積極收購。3月31日,GO Scale Capital(金沙江創業投資與橡樹投資伙伴聯合組成的基金)牽頭收購飛利浦旗下Lumileds 80.1%的股份。對此,國內LED人士從開始的激動、贊賞,到最近的質疑、爭論。雖然此事毀譽不一,但是有一點應該是業內共識,即:Lumileds擁有著豐富的LED專利技術。由于LED的核心專利技術長期被飛利浦、歐司朗、日亞化學、豐田合成、科銳五大國際巨頭所掌握,中國LED企業進不去專利封鎖的市場。而飛利浦Lumileds正是五大巨頭中專利最多、技術實力最雄厚的。中國LED企業謀求全球芯片地位意圖明顯。
緊接著,深科技7月19日發布提示性公告披露稱,其聯營公司開發晶擬收購一家美國LED公司的全部股權。業界猜想此公司或為Bridgelux(普瑞)。值得留意的是,公告上說,該公司是美國一家從事LED芯片、封裝和光模組產品研發、制造業務的公司,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超過750項LED芯片和封裝方面的技術專利,且與Cree (CREE.O)專利交叉授權。
8月25日,德豪潤達宣布,公司正在籌劃重大資產及股權收購事項:1、公司及公司的關聯公司擬購買一家境內上市公司的股權,最終以取得控制權為目的;2、公司擬與國家級產業基金合作共同收購境外某照明企業資產,預計涉及金額在40—60億元之間,已進入實質性洽談階段。業界分析認為,德豪潤達的此次收購或與歐司朗拆售燈具業務有關。作為芯片企業的德豪潤達將構建更強大的產業鏈,下游的應用領域將促進上游芯片產能的釋放和擴產。
3、國家資本入股,芯片戰略凸顯
6月16日,三安光電公告公司第二大股東福建三安集團有限公司與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三安集團將其持有的三安光電2.17億股股份(約占總股本的9.07%)轉讓給國家產業基金,轉讓總金額為48.39億元。30日,三安光電接三安集團通知,轉讓款48.39億元三安集團已全部收到,其與國家產業基金股份過戶手續已辦理完畢。國家產業基金正式成為三安光電第二大股東。
此次協議轉讓意義重大,國家產業基金的出資者主要由財政部、國開金融、中國煙草等政府背景單位組成,其投資的企業意味著擁有國家信用背書。根據業內觀點,LED芯片產能重心正移向中國,國內產能則向三安等龍頭廠商集中。2015年行業產能將繼續大幅擴張,超越臺灣成為LED芯片最大產區。國家產業基金入股三安光電, 將有利于為三安光電提供各種資源保障,通過產業鏈整合、海內外并購,進一步推動三安光電快速做大做強,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和產業鏈一體化布局。
早前,國家資本已在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的封裝領域布陣。去年9月,廣晟公司宣布控股國星光電。國星光電是國內LED封裝行業的龍頭企業,在LED行業具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通過上下游產業鏈延伸,已實現半導體外延芯片及應用環節的布局。廣晟公司是廣東國資委全資控股公司,是全國唯一一家以軍隊、武警部隊和政法機關移交企業為主體組建、發展起來的省屬國有獨資企業。
還有一個業內較少談到的消息也頗有意味。去年7月,晶科電子在董事會和創始股東的一致支持下,完成了股東和政府基金聯合大規模增資。由公司原股東Giant Power Ltd、臺灣晶元光電、中華南沙(霍英東基金集團成員)等投資人聯合廣東省粵科財政投資基金,共同增資晶科電子,使得晶科電子總投資資本擴大到7000萬美元。廣東省粵科風險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廣東省委、省政府為優化國有資產配置,完善全省經濟整體戰略規劃而組建的高科技投融資平臺。晶科電子據說在LED芯片領域擁有不可小覷的能力。
4、巨頭頻訴專利,芯片大戰難免
2月12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投票決定對部分LED產品及其同類組件啟動337調查。涉案產品為LED燈泡以及LED芯片和芯片封裝組件。此次337調查基于Cree公司1月12日提交的指控。美國ITC最終確定的本案起訴方除了Feit電子公司、美國Unity Microelectronics有限公司之外,還有兩家中國LED企業,分別是中國廈門Feit電子公司以及臺灣東貝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就在前幾天,日亞化學宣布起訴億光電子德國子公司侵權,使得兩者多年的專利拉鋸戰停歇一小段時間后再起波瀾。其實,在硝煙彌漫的LED戰場,專利已成為企業攻城拔寨的利器,LED巨頭們手持知識武器,大有“挾專利以令天下”之勢。處境更糟糕的是內地企業,國際大企與臺灣大企通過相互聯盟、交叉授權形成專利壟斷、專利保護,對內地企業形成了絕對的專利技術壓制,從而導致內地企業被動地只局限于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因專利問題而遲遲未能打開。芯片作為LED的核心領域,而專利是芯片的核心價值,頻繁無休止的專利戰表明芯片大戰勢在難免。
5、產業進程加速,芯片大戰漸近
LED產業進程加速,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技術不斷突破創新。成本偏高的問題一直制約LED的普及。在各國相繼推廣LED照明的大背景 下,LED技術在材料、制備以及應用等方面頻頻取得重大新成果,其中芯片技術更是科學家們攻關的頭等項目。
第二,企業持續整合并購。資源整合最快捷的手段莫過于企業間的并購整合。無論是大企業吞并,還是股權收購,都直接促進了雙方資源的競合。去年,發生在半導體照明行業的并購整合事件很多,但今年的并購大事件特別多,并且從年初到現在,已經并購或醞釀并購的事件一直在大規模上演。
第三,產業鏈加快競爭淘汰。下游應用領域的價格戰已烽煙四起,中游封裝領域也正在步入更激烈的競爭淘汰期。封裝領域小企業大規模生產和技術能力有限,很難與大企業形成競爭,不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在小企業身上將進一步加深,行業集中度將向大企業靠攏。當下游和中游領域打得熱火朝天,上游芯片大戰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6、猜想芯片世界大戰的形式與特點
(1)大戰將是各個國際巨頭為首的各個陣營之間的戰斗。目前來看各個巨頭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火藥味,但是一旦進入芯片世界大戰,為了爭得世界市場份額,巨頭們之間的矛盾將激化。為了在對抗中取得優勢地位,巨頭們將拉攏二三線芯片企業構建自己的陣營。
(2)大戰將是錯綜復雜的聯合與斗爭。巨頭們一方面要拉攏二三線芯片企業,另一方面也在處心積慮抑制他們壯大。巨頭們之間一方面互相爭奪世界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也在互相聯合,類似于現在的專利交叉授權,通過專利交叉許可所編織的專利網,將絕大多數后起之秀隔離在高利潤市場之外。
(3)擁有龐大市場的中國內地將成為大戰的主戰場之一,國家將加大對內地芯片企業的扶持和政策傾斜。如果沒有國家后盾,內地芯片企業必將全線淪陷。
(4)內地某些芯片企業有望在錯綜復雜的聯合與斗爭中崛起。巨頭們為了更好地占據內地市場,將會有意接近內地芯片企業,因為他們擁有國家政策照顧。巨頭們與內地芯片企業達成某種合作,對于內地芯片企業來說是不可錯失的大好機遇。
(5)對傳統技術依賴性大的巨頭將失勢頹廢,芯片產業將更加集中化,同時上升至新的技術高度,LED產業化進程至此基本完成。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謹以民族之名,祝福LED中國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