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頻傳倒閉聲的陶瓷業行情到底有多糟?
日前,被喻為“東方博洛尼亞展”的中國國際陶瓷產品展覽會(以下簡稱中陶展)宣布,經參展商建議,今年的中陶展將延期至明年舉行。
中陶展組展單位北京中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陶科技)市場總監楊勁文10月29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宏觀經濟下行、地產持續低迷、產能過剩等影響,2015年建筑衛生陶瓷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許多參展商建議中陶展延期。
中央黨校國情國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陶瓷行業資深人士張永農告訴記者,展會式微主要是受互聯網的影響,而近兩年陶瓷行情低迷則是因為陶瓷產品產量嚴重過剩。他估計,陶瓷行業產量過剩至少30%~50%。“全國一半的陶瓷工廠倒閉或者轉型,這個行情才會轉好。”
展會式微受多重影響
繼國內規模最大的中國(佛山)國際陶瓷及衛浴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陶博會)“遇冷”后,10月27日中陶科技發布通知稱,原預計11月舉行的中陶展將延期。
中陶科技方面表示,考慮到受宏觀經濟下行、房地產持續低迷、產能過剩等諸多因素影響,許多參展商紛紛提出在這樣的環境和節點舉辦展會可能不能達到很好的預期效果,經參展商提議,中陶科技決定將展會延期至2016年上半年舉辦。
值得注意的是,剛剛結束不久的國內規模最大的陶博會也因行業形勢不好而縮短展會時間。盡管官方公布的參展數據顯示,今年參觀人數較上屆上升1.37%,但此前展會期間,據多名參展商向記者反映,今年陶博會外商明顯減少,會場比較冷清。
“我們來這里就像是去澳門博彩,有訂單就有,沒有就沒有。”此前陶博會上佛山當地一家石線生產廠商相關負責人羅先生曾如是告訴記者。
嚴重過剩致經營艱難
張永農認為,目前陶瓷行情不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衛生潔具、瓷磚等產品產量嚴重過剩。“我個人估計至少過剩30%~50%。”
從陶瓷20年發展歷史來看,1995~ 2000年,我國陶瓷產量還在15億~18億平方米徘徊,但2001年開始,陶瓷產量開始一路飆升。《建筑衛生陶瓷行業“十二五”發展建議》指出,我國建筑陶瓷總產量2015年將要達到110億平方米。也就是說,陶瓷行業在過去15年間,產量增加5倍。
張永農表示,按照110億平方米計算,目前中國人均陶瓷擁有量超過7平方米。而陶瓷屬于耐用消費品,產量累積過剩導致陶瓷企業庫存高企。
張永農告訴記者,由于企業和經銷商庫存不斷上升,倉儲成本在不斷上升,近年來他們不得不低價拋售陶瓷。
“但低價也無法刺激市場需求。”張永農表示,今年陶瓷產品價格降幅非常大。“沒有利潤率,能存活下來就不錯了。”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珠三角共有13家陶瓷企業被曝出倒閉,全國有28家陶企被曝倒閉。
根據陶瓷行業巨頭東鵬控股(03386,HK)半年報,上半年東鵬控股實現銷售額16.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毛利為6.0億元,同比增長2.8%。上半年的銷售額及毛利也一改以往超過20%的高增速,轉向低增速增長。
東鵬控股市場經理馬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受經濟大環境影響,今年陶瓷行業確實不容樂觀,內需與出口均呈疲軟狀態,但東鵬控股一直都在擴張,除了新建生產基地,東鵬控股借入股家裝e站,加速O2O板塊業務,拓張渠道。早在2012年,東鵬控股就跨界進入商業地產。
張永農認為,轉型是陶瓷行業未來的趨勢。他甚至表示,在產量嚴重過剩下,部分陶瓷工廠應該主動迎接倒閉潮,而非被動等待。
“我估計未來幾年都還是這個行情。全國一半工廠倒閉或轉型,陶瓷行情才會正常。”張永農告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