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IPO注冊制開始實施。證券市場化進程更進一步,資本市場更是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重大改變。
“唯一能救企業的只有資本,企業要活下來,必須要通過融資方式求得發展。”國星光電(002449.SZ)副總經理李程一針見血的指出。
國星光電的最大股東廣晟公司今年年底一舉成為“中國燈王”佛山照明(000541.SZ)的實際控制人,上市公司的吸引力可見一斑。
注冊制的實施更有利于一些有實力的企業踏入資本市場,諸如歐普、英飛特等始終徘徊IPO的現象也將得以緩解。
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有觀點認為,注冊制的實施對整體市場生態的重構、股票價值的重構、投資理念的重構將有重大的影響。LED行業的發展關系到國計民生,整體市場生態好了,經濟大環境好了,企業價值的重視高于對概念炒作的關注,LED作為實體制造業,自然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助力。
2016年5月,新三板的分層制度將實施。大體將分為三層:創新層、培育層、基礎層,而創新層是最高層,標準也相對較高:一、要求最近2年平均凈利潤不少于2500萬,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10%,最近6個月平均股東人數不少于200人;二、營業收入近二年復合增長率不低于40%,收入平均不低于5000萬,總股本不少于3000萬元;三、最近6個月市值不低于6億,最近一期股東權益不少于5000萬元,做市商不少于6家。總體而言,標準高過創業板上市標準。
據了解,目前在新三板掛牌的5000多家企業中,大約有500家符合條件。
有人猜測,分層后是不是會有競價交易等更類似于主板、創業板之類的交易方式。LED行業內上新三板的不在少數,最新進的就有華普永明、杭科光電、匡通電子、恒星高虹等。“對于融資還真是期待不大,”一家去年就掛牌新三板的企業負責人說到,“主要是為了企業的規范化和內部凝聚力。當然,在銀行貸款這一層面上來說,也是有很大好處的。”
戰略新興板預計2016年7月前會有突破性進展。12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確定,推進建立上海證券交易所戰略新興板,增加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數量,研究推出向創業板轉板試點。
戰略新興板服務對象集中于“創新”和“新興”,與LED行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而戰略新興板“淡化上市標準將淡化盈利要求,主要關注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的提出,對于現在大多數苦苦掙扎于低利潤紅海里LED企業來說,無疑是一道曙光。
據了解,戰略新興板設置了四套評判標準:一是市值+現金流+收入;二是市值+收入;三是市值+凈利潤;四是市值+股東權益+總資產。市值是“上板”的核心要求,在擴大LED企業上市道路的同時,也對企業的相關經營和持續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年,資本帶給LED行業的影響和沖擊定不會少,借助資本力量,中國LED也將進一步影響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