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四開門的紅木衣柜,市場價格從4000元到3萬元甚至10萬元不等……都是“紅木”,價格差距為何如此之大?導購員都說自己的家具是用料考究的“實木”,但究竟又有幾成是真正的實木呢?高檔家具賣場,號稱家具都是全進口的,一張床一個沙發,動輒十萬幾十萬,高價的背后,是不是存在貓膩?
鐵木、硬木仿冒紅木
動輒上萬元的紅木家具,放在家中既保值又有面子。然而,真正能做到全紅木的家具卻不是很多。目前市場上仿冒紅木的有兩種,一種是用鐵木,另一種則是硬木。所謂鐵木是一種較堅硬的木材,相當沉,在制作成家具后,使許多根據分量和堅硬來辨別紅木家具的消費者很難識別。鐵木一般用在移動集裝箱的枕木,即使集裝箱壓在上面,也不會有任何變形。至于硬木,主要就是顏色很相似。硬木一般會被作為填充木,放在材質中間,然后再在外面包上紅木皮。
傳統意義上的紅木,除中國本土出產外,還來自印度、馬來西亞、印尼等周邊地區。而現在,很多木料都產于歐洲、非洲,這些木料雖然與中國傳統的紅木木種一樣,但在質量、結構、時間上差別很大,價格也就不可同日而語。
也有些商家在取名上“下工夫”。比如,以紅檀、黑檀之類的稱謂來冒充紅木,而在國家標準規定中,只有8類商品才可稱紅木:紫檀木類、花梨木類、香枝木類、黑酸枝類、紅酸枝木類、烏木類、條紋烏木類、雞翅木類。
“實木家具”是“實木皮”
不光是昂貴的紅木家具暗藏貓膩,一些所謂的“實木家具”也并非完全采用實木。據讀者何先生反映,他曾購買一套“實木家具”,搬運過程中不慎蹭掉邊角,結果大吃一驚:“里子”與“面子”大不相同,“里子”并非實木,而是中纖板實木貼面。
“所謂實木家具可不光是大家以為的純實木做成的家具,商家口中的‘實木家具’至少包括三種:全實木、實木以及實木貼面。”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的家具一旦沾上“實木”二字,價格立即飆升。
記者來到某家具店,在一個號稱“實木家具”、“德國進口”的商家看到,銷售人員對商品的標注只簡單說明了“實木”,至于是全實木、實木,還是實木貼面,他們并不清楚。當問起實木在家具材質中占多少比重,更是一問三不知。
據了解,個別商家在標注時,往往只簡單地將主材標注為“實木”,而他們所謂的“主材”只包括家具的主框架、主面板。但如果這樣的話,一件家具70%以上的材料都是輔材了。而根據《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規定,家具主材包括90%以上的材料。商家推銷時避重就輕,將家具身上最名貴的木材當做這件家具的原料介紹,混淆視聽。
洋家具其實“中國造”
一些所謂的高檔家具商場,比如吉盛偉邦,都銷售全進口家具。在某銷售進口家具的商場內,記者看到,銷售的一張標明是“原裝進口自德國”的床,造型是德國設計師設計的,但組裝床的一些配件是從德國進口的;床墊、床架等都是在中國國內生產和組裝的。像這類不是整體的家具都是進口,組裝是在國內完成的所謂“洋家具”,都被貼上“全進口”的標簽。
目前,市場上較為常見的進口家具“造假”手段,通常有三種:一是國內企業低價購買國外已倒閉或瀕臨倒閉的“洋品牌”,再回國內進行大肆炒作,將其打造成“國際品牌”;另一種是在國外注冊一新品牌,再經上述過程,一樣可造出“知名品牌”;第三種,則是先將國內生產的家具出口到國外,再重新進口到大陸銷售。
紅木家具有何貓膩
紅木樹種生長周期長、資源稀缺,向來被視為高檔木材。近年來,紅木原料和紅木家具的價格更是節節攀升,紅木家具市場魚龍混雜,普通消費者難辨真假,不少消費者上當受騙。
貓膩一:瞞天過海
根據相關標準,紅木家具銷售標簽應包括:產品名稱、規格型號、產地、生產廠的廠名、主料、輔料、漆質、質量等級、產品標準編號、配套件數、計價單位、銷售價格。
不過,很多商家對標準規定的內容少標或不標。一些品牌紅木家具,標簽不僅缺少生產廠名、質量等級、漆質等信息,甚至連最基本的材質都沒有說明。還有的雖然在銷售標簽上標注了產品名稱、主要材質、單位、產地和價格,但缺少質量等級、配套件數等基本信息。
貓膩二:以次充好
紅木家具即使是同類木材,由于具體材種和產地不同,價格也有較大差異。如紅酸枝木類中的“絨毛黃檀”和“交趾黃檀”,前者主要產自南美洲,后者主要產自東南亞中南半島,由于生長環境和材種的不同,材色方面有所差異,像絨毛黃檀大多帶黃色,而交趾黃檀材色方面比較厚重,為紫紅褐或暗紅褐。
定制紅木家具不宜心急
有消費者反映,在家具城看中品牌紅木家具,無奈往往需要等待三四個月才能交貨。殊不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一些商鋪承諾的短時間交貨,往往存在貓膩。
周先生告訴記者,由于家里正在采購家具,他又對紅木家具情有獨鐘,可在家具城逛了大半天,要不是現貨,一旦需要定制,就得等。商家承諾一定周期內生產交貨,但這個周期往往在三個月以上。
對此,業內人士稱,如果一兩個月就交貨的話,其中必有貓膩。正是有些不良商家利用消費者買東西都希望越快享受到越好的心態,承諾提供定做家具的“快速通道”,來吸引消費者下訂單,其實很多情況下這是一種欺騙的行為。
據了解,一套真正有質量保證的紅木家具,單備料工序就要經過挑料、選料、烘干等環節,這幾個環節要花上一兩個月的時間。再加上生產等諸多工序,在很順利的情況下,沒有三四個月周期基本做不出成品家具來。與之相反的是,那些能夠盡快出貨的商家,一般都是收購小廠家的沒有質量保證的現貨冒充本品牌的產品;或者直接把訂單交給無生產資質、無質量保證的小作坊、小工廠代工。這些小工廠沒有烘干、干燥設備,有時候直接用濕木制作,然后上漆掩蓋木材本質。這樣一來,問題可想而知。
業內人士解釋,對于價格不菲的紅木家具,應驗了一句老話:慢工出細活,等待時間和商品質量保障是成正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