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吊頂企業對定位理論的理解和應用都存在一定的誤區,即它們理解的定位,是從企業內部的自我定位。通常的思路就是我想成為某個細分市場的第一或是我想成為對某個風格或功能有需求的顧客的首選。這就是在我們觀察中,大部分集成吊頂企業所理解的定位,一種自內及外的定位。
集成吊頂行業怎樣尋找定位?(圖片來源于網絡)
但其實真正的定位應該是由外向內的。什么是由外向內的定位呢?用邁克爾·波特有“競爭戰略之父”之稱的話來說,定位就是根據人心來建立一個軸心,其他都是外圍的東西,圍繞著這個軸心,將其貫穿于方方面面、各個環節。具體來說,就是要挖掘顧客心中的機會,在顧客的心中有一個什么樣的概念或者獨特的詞,然后占據這個概念,將自己的品牌與顧客心目中的概念畫上等號,從而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一種認知優先。當顧客一旦想起一樣東西,自然就會想到這個品牌。比如,一想起豆漿機,就想到九陽;一提到涼茶,就是加多寶。這才是定位理論的首要意義和根本點。
“由外向內”就是從消費者心中尋找一個概念,再據此對企業進行定位。
企業自我定位行業第一,標榜自己是領導品牌,這時定位的關注點是在企業內部并不是從消費者的內心出發。在互聯網時代,企業的定位要有自己的關鍵性的概念并區別于其他品牌。這個概念,可以是一種新的運營模式,也可以是一種新的產品特性,就像法拉利強調速度、沃爾沃強調安全,奧華強調的是“生態”,貼合如今消費者注重“環保與健康”的心理;美爾凱特強調的是“自清潔”,傳達出如今消費群體對于家居“智能化”、“便捷化”的體驗需求.....可以說,以上提到的這兩個吊頂品牌都是具有“由外而內”特征,像這樣的差異化可以強化一種細分的產品類型,搶占消費者的心智。
如果集成吊頂企業能成功運用定位理論,找到這個概念,那么你的主業會越來越聚焦、使與主業相關度不高的業務都剝離掉,懂得專注在一個發力點上、深化各個運營環節,從推斷結果來看就能保證資源不被胡亂投放、造成浪費。
“定位”已經演變成營銷學和心理學的結合。找好定位,無論是企業,還是吊頂行業都是需要深知的思想。通過對品牌的再定位,此發展必然為企業帶來豐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