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森林資源十分匱乏,而木材供需矛盾日益尖銳,為了保護賴以生存的家園,很多企業開始致力于非木質資源的人造板生產。目前,人造板在家居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家具、櫥柜、地板等都會使用到這種板材。然而,今年一季度,在全國各地的抽檢中,人造板屢登質量黑榜,強化地板亦迎來了巨大的市場考驗。
人造板屢曝質量問題
3月21日,陜西省西安市技術質量監督局公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9種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結果顯示,人造板抽樣合格率最低,為50%。其中不合格項目主要涉及甲醛釋放量、橫向靜曲強度和浸漬剝離性能。
3月11日,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網公布了對木制品的抽查檢驗,本次抽查共抽取家具、地板、櫥柜樣品121組,有9組不合格,不合格率7.44%。其中,有4組櫥柜板材樣品甲醛超標,標稱商標涉及雅派、潔雅、海納、金林;有3組櫥柜板材樣品、2組強化木地板樣品靜曲強度不合格,包括標稱商標為“吉卡菲百斯特”的櫥柜板材、標稱商標為“惠爾”的強化木地板、標稱商標為“德爾曼”的強化木地板。
2月1日,貴州省工商局發布2015年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檢驗公告,結果顯示,人造板抽檢75個批次,檢出不合格指標項的有22個批次,不合格率為23%。
1月28日,上海市工商局發布人造板及其制品質量抽檢情況。經檢測,有9個批次不合格,占抽檢樣品總數的16.3%,其中,抽檢細木工板20個批次,有6個批次不合格;抽檢中密度纖維板16個批次,有2個批次不合格;抽檢膠合板16個批次,有1個批次不合格。主要不合格項目是甲醛釋放量、靜曲強度和浸漬剝離。
1月14日,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了2015年第4批浸漬膠膜紙飾面人造板產品質量省監督抽查結果,本次共抽查了全省9家企業生產的9批次產品,產品抽樣合格率為55.56%。抽查發現有4家企業的4批次產品不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不合格項目主要涉及吸水厚度膨脹率、靜曲強度等2項。
1月4日,海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2015年人造板產品質量省級專項監督抽查結果,抽檢人造板產品合格率為85%。主要問題是膠合強度、靜曲強度和甲醛釋放量。
強化地板迎來市場考驗
平時的家居消費中,家具、櫥柜、地板等都會使用人造板,而家居室內空氣質量,也與這些板材存在著很大的關系。
很多建材市場里,一些人造板材堆積成山,很多價格低廉,卻都打著低碳環保的口號。據悉,人造板材分很多種,好的板材在環保、強度等方面都能達到國家標準要求,而劣質板材的密實程度無法保證,有的甚至是空心的,另外,板材使用的膠的好壞也決定了板材的價格。在市場上,人造板產品質量以次充好,企業打著 “零甲醛”的幌子兜售甲醛超標產品等現象還很常見。對于人造板材市場的混亂,業內人士認為,監管不力和低價競爭仍是主要原因,一些劣質板材來路不明無標志,監管難度大。
有業內人士指出,人造板市場由于供求關系失衡,成本快速上升等原因導致低價競爭現象嚴重。一些力學性能、甲醛等關鍵指標不合格的板材制作成強化地板、木門、家具、櫥柜等產品,將會危害消費者的使用安全。在強制性國標GB18580-2001《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中,雖然規定了釋放濃度,但沒有規定室內甲醛釋放的總量控制。當人造板用量達到一定程度時,甲醛釋放量累計起來仍會超標。
目前,相關標準正在制定之中,工商部門對人造板材的監管力度也在加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下,人造板行業也必將出現市場洗牌,小企業加速滅亡,產業集中度會越來越高,行業轉型升級必將加速。同時,人造板是強化地板、木門、櫥柜、板式家具、飾面板等產品的基材,在相關標準逐漸健全、監督力度越來越大的環境下,相關地板企業也要加大自身的產品質量和服務建設,以應對市場的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