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發展的引擎之一。在地板行業中,創新是產品附加值的體現,也是企業利潤的增長點,可對地板出口企業來說,走創新之路并不容易。在地板出口市場,侵權、惡性價格競爭等情況時有發生,這也讓更多的業內人士意識到,地板企業創新力的培育需要的不僅是土壤,更需“保護傘”。
地板出口自主創新優勢蕩然無存
“目前許多生產貼牌的出口企業已陷入惡性價格競爭,企業之間比的就是誰的產品價格更低。”對此,業內人士顯得有些憤慨卻又無奈。近幾年,地板出口增速已經開始放緩,這與訂單轉移至部分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有關,又與企業之間持續不斷的價格競爭有關。隨著產品價格的整體下降,地板產品出口額也隨之下滑。為了降低產品價格,有些企業甚至不惜減少原材料使用量,降低產品質量。
而擁有自主品牌的企業便成為價格戰的受害者。某出口企業表示,“我們擁有多項國家認證的產品專利,但未感受到自主創新給企業帶來相應的利潤。在外觀上仿品與企業自主設計的產品大同小異,采購商更看中價格,自主創新的優勢也就蕩然無存。”
地板企業創新需要“保護傘”
創新力是產品附加值的體現,也是企業利潤的增長點,自主創新是企業邁向中高端市場的必經之路。某企業表示:“為了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我們堅持自主創新,可在創新道路上我們走得太累,根源在于侵權成本太低。”在擁有自主品牌的地板出口企業看來,侵權行為在地板行業并非個案,侵權正蠶食著企業的創新力。維權成本高,侵權成本低,拉低了行業的整體產值。
不少企業每年在維權方面投入的時間成本和精力不少,但產品被侵權的現象并未得到改善。企業維權的進度趕不上產品被侵權的速度,對于部分產品被侵權的現象索性“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業內人士呼吁,在知識產權方面,企業需要更多保護。不要讓侵權行為蠶食了企業的創新力,成為企業創新轉型升級的絆腳石。
就目前地板行業的現狀而言,以發展作為創新目標的地板企業,必須要有持久戰的準備,不能對侵權行為姑息縱容。與此同時,政府也應盡快出臺知識產權保護措施,保護和培育地板企業的自主創新力,地板產業才有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