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國內宏觀經濟不景氣,地板市場需求下滑,大量企業為了生存掀起一輪又一輪的價格戰。而今,隨著國內消費結構的不斷升級,低價的發展戰略似乎也在發生著變化。面對嚴重萎縮的利潤,地板企業是時候跟價格戰說“NO”了,唯有創新方能打破當前的格局,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跳出價格紅海 開拓新藍海
近些年,地板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國內中小型企業生存環境被擠壓,一大批企業死于價格戰漩渦。低價戰略并未給企業帶來多大的利潤,反而是營收受價格戰拖累,造成一定程度的虧損。今年不少企業紛紛轉變產品戰略,將重心轉到高毛利的細分市場,開拓新藍海。
對于企業來說,遠離價格戰是明智的。價格戰之下,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一旦加入價格戰的行列,客戶對低價格的要求永遠無法得到滿足,企業只會陷入低價格的惡性循環當中,價格的一降再降,也意味著產品質量與服務品質的一降再降,最終失去的是品牌在整個市場的競爭力。
找準市場痛點 以創新開路
經歷過這些年價格戰洗禮的企業,似乎到現在還心有余悸。地板企業也開始意識到,價格戰并非企業的必經之路。然而,隨著地板產業的發展與成熟,大眾領域的利潤確實已經所剩無幾。拋開惡意壓價不談,就產品本身以及產業發展來看,大眾領域也已經到了短兵相接的價格拼殺階段。從地板產業結構來看,想要改變甚至擺脫價格戰的泥潭,未來一段時期內,細分市場是大勢所趨。
科技的進步讓人越來越匪夷所思,喜出望外。在中國經濟“硬著陸”,市場需求疲軟的“新常態”下,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技術往往會成為市場的活躍因子,突圍而出。在新舊經濟秩序激蕩之際,找準市場痛點,創造新的藍海,是這個時代的挑戰,也是機遇。
價格戰是行業不良競爭的表現之一,對地板企業而言只能起到短暫的銷量沖刺作用,會在無形中將品牌拉低檔次,不利于地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地板企業需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生產原則,加快技術革新,實現生產技術突破,如此,才有從根源上扼制行業亂象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