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下,地板市場遭遇重創,銷售業績難提升。困境之下,地板企業亟需建立“6劍式管理模式”,對自己的營銷戰略、終端管理、流程優化、績效管理、目標管理、組織再造等進行有效整合。通過組織內部能力的強化和外部市場需求的把握,以最有效的產出滿足市場客戶群的消費期望,實現產銷研一體化。
品牌營銷戰略大轉型
當前的零售市場,要想恢復2009年和2010年的市場風光,已不可能。然而商業地產和保障房等工程市場卻異軍突起,提供給地板品牌新的市場機遇。商業地產由于其高中低端分層愈來愈明顯,加之保障房地板品牌的國產化,帶給國內地板品牌新的藍海競爭地帶。國內地板企業要緊抓這種市場機遇,必須在產品開發上貼近商業地產和保障房的需求,在市場中多了解其特殊需求,包括產品的款式、風格、質量標準要求以及預期成本等,同時,要成為一些全國性商業地產機構的戰略合作伙伴。許多商業地產公司在招標中已經明確要求招標地板產品,甚至從戰略合作廠家中挑選。比如,萬科要求戰略伙伴的供應額不少于 80%。尋求戰略合作伙伴,成為許多企業擴充市場機會的重要途徑。此外,保障房市場規模巨大,進口品牌不愿意放下身段參與其中,這就給國內地板企業提供了絕佳的市場機會。
產品開發注重市場導向
在競爭激烈的工程市場,誰具備較強的工程產品適應力和成本優勢,在品牌力相差無幾的情況下,誰就能取得競爭優勢。而大多數國內地板品牌把精力花在經銷商發展上,企業內功練得不行,尤其是在產銷研的流程整合上出了問題,產品開發缺乏必要的市場導向,產品的生產成本降不下來,對市場客戶群消費變化的把握能力欠缺。種種因素,直接造成地板品牌自身發展和市場需求脫節。地板企業要想提升整體競爭力,要善用BPR業務流程重組,進行流程優化和產銷研的有效連接,增強組織運作彈性。同時,要實現市場研發化和研發市場化,關注新時代80后客戶群的消費習性變化,推出相應的系列產品和價格。
建立新型績效管理模式
績效政策往往是推動地板品牌市場成長的法器。傳統大零售績效政策,必須順應市場的變化及時調整。新的績效政策除了要求一線銷售人員繼續抓好銷售業績外,還應把重點放在及時有效地把握新時代客戶群的消費變化和需求滿足上。另外,應優先提升工程、設計師以及其他新型渠道的成長能力,鼓勵銷售人員把追求門店數量轉移到渠道的效益成長上來,建立以質優先,兼顧效率的新型績效管理模式。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調整經營思路,轉換營銷策略,強化內部體制已成為地板行業必不可少的管理課題。只有根據市場環境及客戶群的需求而轉變,才能在風云突變的市場競爭中贏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