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期二線城市房地產過熱,多個重點二線城市目前去庫存周期僅為3個月左右的水平(合肥2個月、南京2個月、蘇州3個月),意味著這些地區新房僅夠賣2—3個月,庫存明顯不足。這種情況或將使得此類城市近期土地交易活躍度白熾化升級,房價在高昂地價的作用下也將加速上漲。市場已從“偏熱”過渡到“過熱”,政策來不來?怎么來?已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目前多個二線城市房價漲幅速度已經甩超北上廣深,而地王的誕生速度及溢價率之高足以令人咋舌,27日杭州一地塊以123.18億元成交,不僅成為杭州歷史上首宗百億地王,也創造了2016年以來全國范圍內的最高價。
焦灼的現狀:
二線城市房價漲幅甩超北上廣深
杭州誕生百億地王 成為全國最高地價
高溢價率已成長三角城市地價標配
4月65個城市房價有所上漲,上漲城市比例達93%。這是時隔28個月再次出現“普漲”形勢。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二線城市漲幅驚人,已然經過一線城市。數據顯示,4月房價漲幅前十位中的絕大多數為二線城市。新建住宅價格增幅前十位僅上海、北京兩個上榜。4月二線城市中,合肥漲勢迅猛,環比漲幅高達5.8%,廈門環比上漲5.3%,南京環比上漲4.4%,惠州環比上漲3.3%,杭州、福州分別上漲3%。對比一線城市,上海環漲3.6%,北京環漲3%,廣州環漲2.4,深圳環漲2.3%。據此看來,二線城市房價漲幅已超一線城市。
二線城市房價之所以漲幅如此之大,是因為高漲的地價推動著房價的上漲。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截至5月15日,包括四大一線城市以及南京等熱點二線城市共計21城,2016年共有110幅土地陸續產生了地王,瘋狂的搶地使得土拍市場,動輒出現超過100%甚至400%的溢價率。到了本月月末,杭州更是平地起驚雷,27日一地塊以123.18億元成交,不僅成為杭州歷史上首宗百億地王,也創造了2016年以來全國范圍內的最高價。
在二線城市中,最令人矚目的當屬長三角城市,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在“5月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排名前十”榜單中,長三角區域獨攬九個席位。其中,南京杭州先后刷新全國年內總價地王。中指院數據顯示,“5月全國住宅用地成交總價排名前十”榜單中,杭州、南京、蘇州分別以123.2億元、88億元、55.2億元的成交價位列前三甲。可以看見,在排名居前的成交地塊中,較高的溢價率已成為“標配”。在前十地塊中,除去位列第八的武漢,剩下的杭州、南京、蘇州、上海、寧波均為長三角城市。其中,南京更是有4幅地塊入榜。
重點二線城市庫存吃緊告急 新房僅夠賣2—3個月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4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72690萬平方米,比3月末減少826萬平方米。就具體城市而言,蘇州、南京、合肥等部分二線城市已經出現可售房源嚴重不足的現象。而多數的三四線城市仍是去庫存的重點、難點區域。具體城市來看,35個城市中,去庫存周期環比上升的城市有8個,包括深圳、濟寧、上海等城市;去庫存周期環比下跌最明顯的是天津、北海和青島,相比3月份分別減少了2.6個月、2.2個月和1.8個月。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顯示,在重點監測的35個城市中,有21個城市的庫存量出現同比下滑態勢,其中合肥、蘇州和南京的同比跌幅較大,跌幅分別高達60.7%、54.6%和47.9%。而這3個城市目前去庫存周期僅僅為3個月左右的水平(合肥2個月、南京2個月、蘇州3個月),意味著這些地區新房僅夠賣2—3個月,庫存明顯不足。在庫存吃緊的情況下,勢必會導致房企瘋狂搶地,搶地則會令地價溢價率愈來愈高,地王誕生頻率加快,而地價的瘋狂上漲的后面,則會羊毛出在羊身上,房價同步飆高,在庫存異常吃緊的情況下,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未來究竟能有多瘋狂呢?
市場已從“偏熱”已到“過熱” 政策來不來?怎么來?根據易居研究院持續跟蹤監測結果顯示,樓市已經由此前的“偏熱”逐漸接近“過熱”。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解釋說,根據歷史經驗來看,房價整體環比漲幅如果超過1%,則處于“過熱”區間。從五燈圖分布來看,1~2月份全國房價處于“合理”區間,而到了3月份位于“偏熱”區間,到了4月份則步入“過熱”區間。隨著部分二線城市房價快速上漲,70城房價上漲的節奏在加快,控制房價的壓力明顯增加。
在此背景下,近期屢屢傳出將出現政策收緊的情況,然而政策何時來,如何來我們暫不得知。政策是謹慎的,因為限購、限貸等措施,對市場需求影響極大,能夠在短時間內使得需求急劇萎縮,從而大幅影響房價未來走勢。目前我們也看到,部分城市已經做了一些微調,例如南京、蘇州出臺地價、房價“雙控”政策等。
但如果市場持續出現供地減少、房企拿地意愿增加、土拍白熾化、溢價率攀高、房價同步飆漲,去化率再增加,這種情況導致市場風險進一步加劇,那政策一定會出臺,讓市場回歸理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