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下文簡稱《意見》),全面部署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并從培育市場供應主體、鼓勵住房租賃消費、完善公共租賃住房、支持租賃住房建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住房租賃監管六個方面提出了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具體政策措施。
偉業我愛我家(博客,微博)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認為,自2015年1月住建部《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指導意見》以來,國家已經逐步展示出了對住房租賃市場的重視、關心和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的發展迎來了巨大契機。《意見》對國家“購租并舉”戰略的推進具有重大的意義,而政策對市場的實際推動效果,還有賴于各地執行落地細則的跟進出臺。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意見》明確了推動實現城鎮居民住有所居的目標。過去十年,由于房地產的價格發展速度過快,導致租買這個良性的循環不能建立,更多的是成為住有產權。現在則要實現租賃市場成為居住需要的一個重要補充。未來租賃市場將更加發揮調節買賣市場價格與供應的作用,形成新建商品房、二手房與租賃三者的良性協調發展。最終的目的是居者有其屋,而不是居者有產權。
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云峰也認為,這一政策印證了權威人士關于“房子是用來住的”的表態,也有助于解決當前房地產一些地區庫存過大問題。
胡景暉表示,此次《意見》是國家近兩年一系列政策的進一步強化和規格提升,將國家對住房租賃的支持政策進行了更多的細化和具化,如明確了對住房租賃企業、機構和個人的各項稅收優惠措施等。
不少業內人士都注意到政策關于土地權屬的一項調整:“允許改建房屋用于租賃。允許將商業用房等按規定改建為租賃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和容積率不變,土地用途調整為居住用地,調整后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應當按照居民標準執行。允許將現有住房按照國家和地方的住宅設計規范改造后出租,改造中不得改變原有防火分區、安全疏散和防火分隔設施,必須確保消防設施完好有效。”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副會長,京投發展總裁高一軒認為,這是一種針對租賃市場的新型的商改住,是房地產領域供給側改革的非常有益的嘗試。出現的背景主要是商業物業供給的結構性過剩,和住宅領域租售比持續擴大。從商業物業的業主來說,對原有商業進行部分改住,維持部分商業經營面積,引入聯合辦公等復合業態,有助于構建新的生態系統,提高物業收益坪效,對抗電商沖擊。
高一軒認為,這是一種創新業態。比如原有商場租金比較低的高樓層完全可以通過改造為辦公和租賃住宿以提高收益能力。同時這些租客和辦公人群也是底樓商業物業的潛在消費人群。同時商業物業在層高等空間上比較靈活,與傳統住宅物業相比,在設計產品上有比較大的創新空間,可以滿足租賃市場的更多元需求。同時商業物業大多業主比較集中,租客和業主簽訂的租賃合同長期穩定,不會面臨頻繁換房的被動體驗,改善了客戶體驗。而本次引入民水民電,也降低了使用成本,與其他住宅租賃物業在同一起跑線競爭。這類商改住不會與住宅銷售市場直接競爭,因為不發生產權轉移,也沒有推高銷售價格的嫌疑。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認為,目前細則尚未落實。但商改租,更大的可能針對的是企業行為。企業拿到商業用地或者公建用地之后,如果用于租賃,就可以按照民用水電氣去收取, 這樣可以調整前期一些地塊規劃不合理的情況,也令這部分商業和公建土地庫存得到去化。另外,商業用房改為租賃之后,也可以彌補當前由于二手房成交量過高導致租賃房源減少,導致租金過高,解決租賃市場供不應求空白點現象。同時鼓勵剛需形成梯級消費,不要一進入社會就要買房,而是鼓勵租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