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有傳言說:飲水機里的桶裝水在開封6天后,細菌總量會嚴重超標,還不如喝自來水來的衛生!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對一個常年喝桶裝水,年年體檢都是三高的碼字黨來說,我是不信的!
口說無憑,實驗為證!
其實我不理解,為啥老拿自來水當炮灰,“細菌嚴重超標,還不如喝自來水”!
取普通的自來水,取樣后經過24小時培養,發現自來水樣本中的細菌含量是1個/ml。
而國標對生活飲用水的細菌規定是:每100ml飲用水中細菌總數不得超過100個!
看看,就細菌數而言,自來水還是很干凈的!……
扯遠了,說正事兒!
為了檢測桶裝水的細菌含量,挑選了一款出廠才5天的桶裝水,對它出水口消毒后采集了樣本。
經過檢測發現,這桶水的細菌為0個/ml
這么干凈的水,裝上飲水機難道真的就會細菌超標嗎?
找來兩臺飲水機,一個是全新的,一個是用了三年,半年前才清洗過的舊飲水機。
為了保證實驗結果準確,先用燒開的沸水沖洗和浸泡飲水機內管三遍。
然后用75%的酒精對飲水機內腔以及出水口消毒。
最后放上桶裝水后,分別從冷水口和熱水口放出500ml水沖洗飲水機內部管路。
清洗完畢后取樣檢測,發現兩款飲水機的細菌總數都是0個/ml,說明兩臺飲水機里的水目前都沒有被污染。
把桶裝水放在飲水機上靜置6天后,再取樣檢測,結果發現這兩桶水中的細菌總數都大于1000個/ml。
這密密麻麻的,看的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而《生活飲用水標準》GB5749-85規定:每100ml飲用水中的細菌總數不得超過100個。顯然,在飲水機上放了6天的桶裝水,已經完全達不到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了!
那么問題來了:細菌到底是哪兒來的呢???
浙江省人民醫院檢測中心主管技師朱永澤說:空氣中的細菌只有吸附到某個平臺后才會繁殖,而桶裝水與飲水機的交界面,由于空氣濕潤,剛好給細菌的繁殖提供了理想的環境。也就是說,飲水機本身就是一個細菌的大!溫!床!
為了驗證這個觀點,我們打開了一桶新的水,這次沒有放上飲水機,只是在桶口放上了一個一次性杯子。
同樣靜置6天后,檢測發現桶裝水里的細菌含量依然是0個/ml,也就是說,加了蓋的桶裝水由于幾乎沒有和外界接觸,細菌無法進入,所以細菌數量沒有增加。
可能有人會說,你們測的都是冷水,我喝的都是飲水機里燒開的熱水,熱水里的細菌總沒有這么多了吧?
還是用在飲水機上靜置6天后的水,燒開后取樣檢測,結果顯示:和冷水相比,燒開的熱水中的細菌總量并沒有明顯減少,只是細菌的種類明顯減少。
這又是為什么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飲水機只能加熱到七八十度,并不能完全煮沸,而這個溫度對大部分細菌很難起到殺滅的作用!
實驗到這兒,我們基本可以得出結論:飲水機就是導致桶裝水細菌超標的罪魁禍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