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劇協副主席、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馮玉萍主演的大型評劇《孝莊長歌》在我市公演后,受到業界專家的高度贊揚,被稱為沈陽評劇的里程碑之作,標志著沈陽評劇再攀新高峰。

一流主創助推《孝莊長歌》
《孝莊長歌》引發轟動是一種必然,這只需要看看主創的陣容便可知曉。
作為馮玉萍藝術工作室開山之作,一出手就有明確的指向性——打造精品。
從文本創作說,《孝莊長歌》是一部描寫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女政治家孝莊文皇后,為清初國家政治穩定和民族和解作出的巨大貢獻,強調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偉大情懷的史詩劇作。劇本出自陳國峰之手。畢業于中戲的陳國峰是一級編劇,曾經創作了《最后的卡倫》《好來塢的蟑螂》《天堂和地獄》等一批先鋒劇作,也為北京京劇院、沈陽京劇院、沈陽評劇院、遼寧人民藝術劇院等院團創作大量的劇目,在國內很有影響力。此次他創作的《孝莊長歌》更是得到專家一致首肯,很多專家以“罕見大才子”盛贊陳國峰。查明哲是蜚聲全國的著名導演,他執導的話劇“戰爭三部曲”風靡戲劇界,而他執導的評劇《我那呼蘭河》幾乎囊括了中國戲劇界所有大獎。此次創排《孝莊長歌》,查導就明確表示:要創作一個不一樣的“孝莊”,事實證明,他又一次做到了。
音樂創作由著名作曲家徐占海擔綱,他在創作中注重有機融入蒙古族音樂特色,給古老的戲曲平添了鮮活的民族音樂色彩;舞美設計由著名舞美設計師王紀厚擔綱,他確立了鮮明洗練的大寫意舞美風格,恰合該劇的題材特色和主題意境。
“三度梅”獲得者馮玉萍傾情演繹的孝莊,更讓這部戲出現了太多亮點。正是這樣一流的主創團隊,使最后呈現在舞臺上的《孝莊長歌》讓觀眾眼睛一亮,更讓專家大呼驚奇。
“評劇馮派”指日可待
《我那呼蘭河》之后,馮玉萍沉寂多年,她告訴記者,近年來一直尋求突破,力圖創作出一部兼具歷史性、民族性、地域性并且以女性為主人公的評劇新作。毫無疑問,《孝莊長歌》讓馮玉萍再次找到了全新的自己。
劇中,馮玉萍一人分飾青年、中年、老年孝莊,充分發揮她獨特超群的表演藝術才華和魅力。舞臺上,馮玉萍用唱、念、做、舞等極具評劇特征的戲曲形式語言,把人物演繹得酣暢淋漓,并把戲劇的蘊涵開掘得接近極致,對評劇表現出敏感的理解力和超凡的表現力。馮玉萍說,這和自己曾在中央戲劇學院進行表演深造有關。為了演好《孝莊長歌》,她對角色內心世界進行了深度挖掘,“評劇中程式化的技巧是為角色服務的。當我站在舞臺上,我就是孝莊。孝莊的每一段唱詞每一段獨白,都讓我感同身受。只有用靈魂和情感來刻畫人物,表現出的戲曲才能更立體、更傳神。”
沈陽市文聯與馮玉萍藝術工作室共同打造《孝莊長歌》,也在著力打造評劇的“馮派”,現在看來,馮派藝術,指日可待。
“三杯酒”進入中國戲曲經典場次
《孝莊長歌》引起專家關注,很大程度上緣于文本創作和導演的二度創作。
寫孝莊的戲很多,評劇怎么寫?對于編劇來說是一次挑戰。編劇陳國峰通過“抒情”“還璽”“賭命”“鞭尸”等戲劇事件,表現了莊妃與多爾袞集團、順治帝、康熙帝之間不同性質、不同矛盾的激烈沖突。更具深意的是全劇貫穿著一條莊妃與自我的情感、人性本真的矛盾沖突線,其內涵表現為:贖情追愛、求真逐夢。
劇中“三杯酒”一場戲尤其引發專家的濃厚興趣。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傅謹說:“《孝莊長歌》最經典的是‘三杯酒’那場戲。三杯酒,第一杯是敬的,第二杯是勸的,第三杯是罵的,這場戲矛盾沖突構置得特別好,從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到威之以勢,人物情緒層次分明,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展示。我認為這場戲完全可以進入中國戲曲的經典場次。”
劇中“格;”的意向,更是顯示出導演的匠心。導演查明哲說,“依著一如既往的創作習慣,我為歷史傳奇評劇《孝莊長歌》尋覓到了整體演出的種子——格;,在巍巍的宮墻中頑強開放。”
《孝莊長歌》何嘗不是一株充滿生命力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