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和陶瓷行業,兩者似乎有著很奇妙的牽連。兩者相互依存,如同左右手,房地產和陶瓷行業,如果要小編用一個成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唇齒相依。古書《三國志·魏書·鮑勛傳》里描述道:“蓋以吳、蜀唇齒相依,憑陰山水,有難拔之勢故也。”我想這大概也可以來形容房產和陶瓷的關系吧。
房產“去庫存” 陶瓷市場“回暖”
日前,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報告顯示,2016年1-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為4795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3.2%。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公布2016年1-5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則顯示,至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已高達7.2億平方米。房產市場的庫存壓力倒逼各地的“減壓”新政。7月初,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浙江省房地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行動方案》,對于在售商品住宅庫存消化周期超過20個月的,或者在售、在建待售及已出讓待建商品住宅消化周期超過30個月的市、縣(市、區),暫停商品住宅用地供應。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到,庫存雖有過緩解,但是壓力依然很大。房地產7億多平方米庫存已經成為阻礙我國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的巨石。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措施和有效舉措,以期望盡快解決房地產庫存問題。而房地產作為陶瓷行業的重要市場,國家和地方各項“去庫存”政策也將為陶瓷市場帶來了一絲的“回暖”跡象。
房地產市場作為陶瓷行業的一重要市場,其風吹草動都可以影響陶瓷行業的發展,因此因此房地產市場也可以說是陶瓷市場的“晴雨表”。在“去庫存”的號角下,以北京為首的一線城市春節后房價上揚,出現“井噴”,以此帶動了二三線城市樓市,這些都將為陶瓷市場的回暖打下了基礎。陶瓷業內專業人士指出:目前陶瓷市場有產能過剩、供過于求的跡象。
小編認為,房地產市場的“無庫存”,無疑是很好的阻止了這種跡象的繼續惡化,在房地產政策的影響下,陶瓷市場因結合消費需求,研發適應市場需要的高端、節能型、智能化的創新產品,打通二三線、三四線城市的陶瓷市場,將新型的“回暖風”吹向這些市場,并且開拓多種的銷售渠道,不要急于求成,穩扎穩打,才能在房地產去庫存政策實施中,抓住機遇實現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