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各大產區接受著環保風暴的整治時,夾江產區簡直就是一股清流,為其他產區樹立了改造升級的標桿。
今年五月,為進一步提升“夾江造”區域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夾江縣工商質監局探索“3+2”舉措,其中包含了完善對實體企業的信用等級分類管理,統一標注真實產地;推行
排污要領證,新生產線瘋狂上線
在排污方面,夾江產區明確了通過環保治理驗收的陶瓷企業必須獲得縣環保局的排放污染物許可證才可以進行生產,否則將會被關停,這是縣環保局對當地陶企的硬性要求。
一方面提升了生產排污的門檻后,夾江產區后來又開展了新建生產線的行動。
7月初《關于進一步拓展市場擴大陶瓷產品銷售的政策意見》出臺,縣財政每年將設立1000萬元工業發展產業基金,提高夾江陶瓷產品綜合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促進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等一系列的舉措都昭示著夾江堅持樹立陶瓷產業為主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決心。據悉,已經開工在建和準備計劃在建的新線項目就有十幾條,同時這也是近年來夾江產區上新線數量最多的一年。與淄博在面臨凄凄慘慘的停產限產情況完全不同,今年開年后全拋釉的銷量一直都非常穩定,不僅如此,一些企業還利用區域優勢奪回了部分原本被淄博陶瓷所覆蓋的市場區域。而當前淄博產區正處于內憂外患之際,這也正是夾江陶瓷收復失地的最佳時機,從而誕生了一批陶瓷生產新線,為夾江陶瓷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天然氣供應的綠色生產線
日前,夾江縣政府召開工業供氣保障工作座談會,就陶瓷行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技術水平進行研討。會上,縣委副書記、代理縣長袁月在聽取了新順通企業給予夾江陶瓷行業供氣情況的介紹后提出,縣政府對創建節約型、環保型社會積極響應,制定相關政策,鼓勵企業使用清潔能源,節能減排降耗,提升品質提升產業水平,促進建陶行業轉型升級、健康發展。
而值得關注的是,西部瓷都夾江陶瓷協會透露夾江政府已經開始嚴格或禁止簽發煤氣站建設指標,對現有的煤氣站進行嚴格的監控管理,一旦發現陶瓷企業出現煤氣站安全事故,將對企業進行追責,嚴重的還將關閉其煤氣站的使用。因此,在未來產區陶瓷產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對天然氣的使用量會逐漸增長,所以縣政府邀請工業供氣企業召開專門會議研討對策。
(來源美家網。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聯系方式:0757-82770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