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有關規定,湖北省當陽市人民政府決定,從2016年9月30日起,對全市部分陶瓷企業未按時完成整改任務的窯爐生產線和干燥塔實施停產整治。9月29日,市政府下發《市人民政府關于對部分陶瓷企業未完成整改的窯爐生產線和干燥塔實施停產整治的通知》。停產整治的對象主要為當陽的8家陶企。
《通知》要求,當陽市環保局負責督促相關陶瓷企業于9月30日凌晨前對窯爐生產線和干燥塔實施停產整治;要求當陽市經信局及相關鎮(辦事處)負責安排專人加強對陶瓷企業停產整治期間的監管巡查,督促企業加快落實整治事項,對巡查發現仍在生產的企業,要求其立即停產,并及時上報;要求當陽市安監局、市公安局負責按照各自職責,依法依規加強對陶瓷企業的執法監管,嚴厲打擊企業違法行為;要求市供電公司負責對未按要求停產整治的陶瓷企業實施限電、停電。
將于10月10日前停產 快10月底可復產
不過,據記者了解,截止10月5日,當陽多數陶企仍處于生產狀態,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陶企均表示,計劃于10月8日停產。“這次停產整治來得非常突然,力度非常大,10月10日前環保未達標的生產線要全部停產,進行環保改造。”
據悉,此次停產整治要求包括“陶企所有噴霧干燥塔、燒成窯必須規范建設脫硫除塵環保設施,所有大氣污染物排放口必須安裝煙氣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系統,確保各項污染物達標排放;加強固廢和揚塵管理,規范建設原料堆場和固體廢物堆場,完善固體廢物處置管理臺帳,加強廠區道路揚塵控制,提高廠區道路灑水頻次,對原料運輸車輛進行覆蓋”等多方面內容。
“只要陶企環保排放達標,并通過驗收,就可以進行生產。”當陽某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此次要求停產的8家陶企共計20余條生產線,加之此前因其它原因停產的生產線,當陽停產生產線將達到40條左右。“僅有少數幾條環保排放達標的生產線仍可繼續生產。”而據記者了解,當陽產區當前共建成生產線40余條,若全部按政府要求停產整治,未來幾周內,當陽陶企停窯率將達到80%以上。
多家當陽陶企告訴記者,如今產區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環保改造。“總體來看,此次整治對企業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會太大,按照當前的改造進度,停產后最快在10月底或11月初就能夠通過驗收,恢復生產。”據介紹,早在多個月前,當陽陶企就已經開始著手進行環保改造,準備較為充分,部分環保率先達標的生產線在本次整治中未受影響,仍可繼續生產。
據稱,此次當陽陶瓷環保事件的導火索是,8月11日當地一家火力發電廠發生爆炸事故,造成21人死亡、5人受傷的重大傷亡。“受此影響,上面(湖北省環保廳和宜昌市政府)給當陽施加的壓力非常大,最終影響到陶瓷行業。”多位當地業內人士分析。
另悉,今年來當陽產區銷售形勢相對較為理想,在應對煤炭和物流成本上升壓力時,當地的地磚和瓷片產品均成功實現漲價。
今年來環保動作頻頻
實際上,今年來湖北當陽產區在陶瓷環保方面動作頻頻,并多次針對陶企排污行為開出重磅罰單。僅在半個月前的9月18日~21日,當陽市環境保護局對外通報了多起下發的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和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湖北帝緣陶瓷有限公司和宜昌中科金澤礦業有限責任公司4家高嶺土礦被責令立即停止生產,另有當陽市華夏陶瓷等四家陶企被責令改正,其中一家被罰款11萬元。
被罰企業主要涉及未批先建,原料堆場未規范化建設,廠區揚塵整理措施未落實,無防塵防雨措施,煤氣站跑、冒、滴、漏現象整改不徹底,干燥塔廢氣在線監控設施安裝未完成,大氣污染物超標排放等問題。
當陽市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近些年當陽產區大力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淘汰落后生產工藝,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特別是當陽建陶工業園所在地,是當陽與外界聯通的重要通道,關乎當陽的城市形象,為此近幾年當陽市政府每年投入數千萬元用于園區綠化工程。
未來,隨著環保的持續升級與加碼,當陽政府對于環保的重視程度和整治力度也會同步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