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剛剛結束,就有市民李先生爆料某衛浴品牌專柜同一套產品三天就有四個價格,如此多變的“性格”讓眾多消費者直呼招架不住。
據李先生說該專柜在三天就同一套產品及配置報出的價格竟然最高相差626元,這“一山還比一山高的”價格對比,讓李先生著實感覺不妙。他說三天“搞錯”四個價格,導致對于該品牌的好感度頓時銳減。事后,該品牌專柜工作人員解釋稱,是店方工作失誤并以第一時間向該消費者進行道歉。
李先生目前已就此事投訴至青島市物價局,物價局工作人員透露,雖然青島市8月30日已公布市級政府定價項目清單,但衛浴產品并不在物價局定價項目當中,商家可以根據市場的價格進行定價,但商家應對售賣產品進行明碼標價,讓消費者看到。對于李先生的投訴,物價局表示還在調查當中,將在節后3至5個工作日進行反饋。
業內人士:衛浴行業明碼實價難難難
多年來,衛浴行業一直處于“水深不見底”的境地。而導致水深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歸于商家并非對所有產品都推行“明碼實價”,甚至有的產品索性不標價。毫無疑問,同一商品不同價格,或價格變動頻繁等現象自然在意料之中。不少聲音認為,明碼實價是好事,但需由影響力較大的企業來牽頭,因此雖然這是一種趨勢,但短期內較難實現。
聲音一:企業很想把價格控制好,但到終端執行時,價格就會有所不同。有些商家為了執行明碼實價,而又不讓客源流失,多會采取贈送小禮品、參與抽獎活動等優惠形式,抽獎贈送禮品,是變相的不想降價,盡可能地控制價格體系。
聲音二:三五年內,陶瓷行業很難全面實施明碼實價,目前陶瓷市場魚龍混雜,大品牌、小品牌、貼牌等混合在一起,這就導致大品牌不敢輕易地明碼實價。等淘汰掉落后產能的品牌,市場自然會實現明碼實價。
聲音三:目前條件還不太成熟,至少在5年至10年內,陶瓷衛浴行業都無法實現全面明碼實價。
湖北物價局促家居建材明碼實價,或成行業指引
近日,湖北省物價局發布了《湖北省家居建材市場明碼標價規定(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明確,經營者銷售家居用品、裝修用建筑材料等商品一般應以商品標價簽的形式,標明商品名稱、產地、型號、規格、等級、材質、價格、環保資質證明等信息。征求意見稿還要求,如果有贈品,贈品也要注明等級、數量、材質、價格等,對于降價打折商品,除了注明原價、現價、打折期限,還要注明打折優惠的原因。
在一個正規且“高大上”的行業,明碼實價是一種共識,也是對消費者負責任的體現。在衛浴行業,雖然這條路面臨種種困難,但隨著此類呼聲的日益高漲,加之行業自律意識的逐步提高,相信明碼實價并不是一個夢,中華衛浴網將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