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政府報告中,“互聯網+”行動計劃首次被提出。而在產能過剩和產品同質化的陶瓷衛浴市場,互聯網+模式究竟是一場久旱甘霖還是雪上加霜?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人大三次會議政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隨后,“互聯網+”便成為各類行業的熱門詞匯。據此,每個行業都開始積極尋找并建立自己的“互聯網+”服務模式。
一陶瓷類APP創始人朱劍認為,“雖然每個探索中的企業,其對“互聯網+”的看法、態度、投入建設、預期值、發展都不一樣,但對于處在轉型升級之中的陶瓷企業來說,唯有在做好產品、服務的同時擁抱“互聯網+”,才能找到出路,而且步伐要快。利用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即終端展示電子化、企業管理信息化、市場營銷互聯網化、經營決策大數據化來改善、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是非常有效的途徑”。陶瓷APP項目的開發和建設,通過經銷商和消費者的線上交流,有利于進一步加深線下的信息溝通和終端合作。
同時,利用線上傳播的方式展示產品來提高品牌知名度,以及線上商城和線下實體店的雙向展示,更能優化消費者體驗。而且線下客戶也可以通過APP實現線上交易,這樣也能將線上客戶引流至線下,形成線上線下的多頻次互動。
而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市場需求下降的陶瓷行業更是借此機會尋求轉型升級的機遇,希望尋找出屬于適合自己的“互聯網+”模式。雖然當代建陶生產自動化程度已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智能化水平還是非常落后,生產管理對人的依賴性依然強烈。此外,瓷磚的特殊性質、固化的傳統思想也讓電商渠道在陶瓷行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阻礙。
不過隨著互聯網+的發展,APP的開發和推廣技術逐漸成熟,陶瓷衛浴APP使用也將必將為公眾所接受。其實未來陶瓷衛浴行業APP的發展也不僅僅局限于經銷商和企業,消費者市場前景也非常廣闊。比如,可以通過推廣資訊類APP,通過提供陶瓷衛浴資訊,行業新聞的發布以及質量監督等方式來推廣行業APP的應用,在優化用戶體驗的同時,也能使用戶發現新模式的樂趣。
陶瓷行業的互聯網+模式也逐漸萌芽生根,隨著消費意識的不斷改變以及新媒體、大數據、電商的崛起,陶瓷企業必將找到適合自己的“互聯網+”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