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余年的發展過程中,地板行業并非一帆風順,盡管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亂象亦始終存在。事實上,每個行業在成長壯大的過程中必然經歷“陣痛”,所謂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地板企業只有認清痛點,敢于直面痛點,才能在破除障礙的過程中,一步步提升自身實力。
痛點之一:甲醛超標,安全難保障
如今的地板行業,已有不少優秀的企業,并生產出了足夠數量的優秀產品,但是,產品安全仍然是地板行業最大的痛點。大眾媒體關于地板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報道從來都不缺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質檢報告上,地板企業的產品也是屢屢上黑榜。
在最近的一次綠色家居產品會議上,某中央部委的官員就報料本單位新裝修的辦公室進不去,氣味難聞,顯然是甲醛釋放超標。最近不論是深圳的家居標準,還是8個國家級行業協會的綠色供應鏈,還有數不清的行業組織的綠色安全產品的保證,都是圍繞著這一行業痛點在做文章。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安全痛點應該還是地板行業最大的痛點。
痛點之二:流通成本高,價格昂貴
價格昂貴,是地板一直以來被人詬病的話題。由于賣場里的地板產品價格實在讓人望而卻步,有的人會直接去地板生產基地買相對便宜一點的貨。
眾所周知,中國的汽車價格差不多是美國汽車價格的3倍多,中國的奢侈品價格也是遠遠高于國外的售價。人們在解釋這一價格差時,常常歸咎于流通成本太高,商業地產價格太貴。
其實,零售渠道都在極大程度地擠壓各項成本以圖生存,以至無法讓利于消費者。但消費者面對著高昂的產品售價,只好鋌而走險,或選擇網購,或選擇去檔次稍低一點的市場購買產品。他們這樣的采購行為,又為不規范的產品提供了機會,以至于堅守品質的廠家、銷售商市場份額減少,以次充好的產品有了可乘之機,市場的規范化運營難以實現。
正是因為價格昂貴,這些年,大型的網絡銷售品牌才有了商機。然后,網絡銷售的無法體驗,又讓眾多想嘗試的消費者止步。
痛點之三:自我約束,科技含量低
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在可以預見的將來,物聯網也會呼嘯而至,但是,地板產品的科技含量確實太低。不論是造型,還是實用功能,以及科技附加功能,都有著太多的改進空間。
而那些在風格上有大改進的產品,那些在材質上想人所未想的產品,那些在色彩上有顛覆性變化的產品,都有著良好的市場回報。地板行業本來是私營企業聚集的行業,不需要那么多的條條框框。但在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企業的自我禁錮,約束了行業的突破性進步。這是一個科技大發展的時代,地板產品絕不能與科技脫節。
有痛點就有商機,選擇任何一個痛點予以突破,都會獲得躍進式發展。地板企業只有勇于實現自我突破,才不會遭遇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