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傳統產業,陶瓷行業屬于資源消耗性的行業,對資源的依賴性非常大,而陶瓷原料作為非可再生資源,生產過程中耗能很高,如何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減少環境的污染,是陶瓷行業未來發展的主題。
近年來,醴陵一直致力于促進陶瓷產業綠色轉型。例如推進陶瓷企業節能節水改造、建設陶瓷產業研發與檢測平臺、做強做大會展平臺、建設陶瓷產業電子商務平臺等等。近日,記者走進醴陵陶潤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感受陶瓷的“兩型”轉變。
陶潤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20日,該公司是一家專業致力于炻瓷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中港合資企業。目前年產值為1.3億元左右,總資產近億元,主要生產色釉炻瓷日用系列產品,包括餐具類、咖啡套具類、杯類、套具等十多個系列,500多個器型,其中獲得國家專利的產品達到100多個。以傳統陶瓷生產工藝和現代陶瓷制造技術的相結合,他們的產品造型新穎、質量可靠,產品暢銷北美、歐洲、澳洲、中東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治氣”:煤改氣的同時不浪費任何一絲余熱
陶潤實業將燃煤陶瓷窯爐改為燃氣節能輥道窯,拆掉了燃煤熱風爐,利用輥道窯余熱為產品干燥熱源。
改造600㎡老式產品烘房為余熱循環利用烘房
企業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排放,是環境污染源頭。要想治理污染,就得對癥下藥。
“以前的陶瓷窯爐都是燒煤的,廢氣排放量高,現在我們改用了天然氣,廢氣問題自然迎刃而解。”醴陵陶潤實業有限發展公司董事長文智勇介紹到。在生產過程中,目前他們廠內使用了天然氣(清潔能源)全部取代煤、重油等污染嚴重的能源。
然而“煤改氣”只是節能環保的第一步,燃氣在燃燒后會放出大量的熱量,但這些熱量對于傳統燃氣鍋爐來說可以利用的熱能只有一部分,有很多熱量隨排煙溫度的白白浪費掉。陶潤實業將燃煤陶瓷窯爐改為燃氣節能輥道窯,拆掉了燃煤熱風爐,將改造6000㎡老式產品烘房為余熱循環利用烘房,利用輥道窯余熱,烘干陶瓷產品。
經過改造,該公司年綜合節能9325噸標煤,其中陶瓷窯爐煤改氣節能3383.36噸標煤、余熱利用節能(干燥工藝)5701.54噸標煤、節電686600千瓦時(折合標煤240.10噸)。同時項目通過使用清潔能源,在清潔生產改造后年減排廢氣20049萬Nm3,年減排SO2:455.49T、煙塵55.4T。
“治水”:廢水循環回用工程 “廢水”不流外人田
廢水循環回用工程
陶瓷是泥、水、火完美融合的產物。陶瓷制作離不開水,但從陶瓷廠里排出的水往往都是乳白色的,其中混雜著大量的瓷土。大量泥水如果未加處理,就直接排進地下管網或江河湖海中,勢必將對環境造成巨大的污染。
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陶潤實業在建廠之初就設立了廢水處理設施,對全廠廢水進行全面徹底的治理。2010年又再次擴建廢水處理設施,建立與之相配套的各種給排水管網改造工程。
通過層層過濾、沉淀,水中的瓷土基本被分離出來,變“土”成“金” ,進行回收利用。
而另一邊,經過數道過濾后的水,又恢復了清亮,重新回到了生產線上。
各種手段齊抓共管,目前該工廠實現了廢水零排放,目前陶潤實業每日可完成廢水處理300余噸。每年可回收利用水量10萬噸以上,每年回收瓷泥原料200多噸,同時消除城鎮居民飲用水安全威脅隱患。
“治渣”:變“土”成“金” 廢瓷的循環利用
工人用手推車把一堆堆廢瓷、破瓶倒入廢瓷回收利用流水線,經過粉碎、配料、摻料、入球磨、放漿等流程,光滑細膩的陶瓷泥漿從出口涌出。
“工業廢瓷回收利用技術既消除了廢瓷對生態的污染,又解決了企業發展中的一大難題,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對國內外解決陶瓷燒結后的廢棄物再利用問題,起到積極示范作用。”文智勇說。通過廢瓷循環回用方案,他們可回用廢瓷1500噸/年,下一步他們還將繼續研發新配方,進一步提高廢瓷回收利用比例,從源頭上減少原料和能源消耗,減少生產廢碴排放和原料消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