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武漢家具展將于2017年5月18日至21日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屆時還將引進國外家具采購團。近年來,國內家具展會紛紛推出海外家居品牌,不少賣場也紛紛趁勢推出國際家居品牌館。互聯網帶來的變革正悄然的影響著各行各業,對衣柜行業也是如此。
由于衣柜產品銷售的固有特征,在國外,線下門店依然是當前家居銷售最主要的渠道,品牌衣柜企業依靠跟賣場的長期合作占據渠道壁壘,家居電商、互聯網家裝等新渠道的崛起是改變國外家具行業的商業模式的潛在力量。而對于國衣柜經銷商而言,為何普遍鐘愛海外家具品牌?而一旦涉及實際運營,又存在哪些顧慮?
原因:
1、國內衣柜經銷商看好海外市場前景
從接觸到的一些經銷商來看,對于海外衣柜品牌在國內的市場前景非常看好。
不管對于哪類家具而言,市場空間都是最好的“試金石”。雖然進口家具過去受到不少負面影響,但是近年來,伴隨著消費者對家具行業了解的增多,真正的海外家具品牌已經逐漸顯露優勢。從2000年至今,海外家具進口額總體上升態勢明顯。從最早的10.37億美元,一路攀升到2015年的154.33億美元。而今年前10個月海外家具進口額也已達109.44億美元。海外家具品牌在國內的市場容量正不斷擴大。
“說到底,還是消費市場發生了變化。以前供需緊張,經銷商賣什么消費者買什么。現在是供給過剩,不僅如此,主力消費群體在發生變更的同時,消費理念也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對設計、對品牌都開始有了追求,所以現在國內也涌現出不少重設計類品牌。”有經銷商如此形容當前的家具終端市場情況。不少衣柜經銷商代理認為,國內家具品牌雖然已經經過了前幾年的“陣痛期”,但是經營壓力未有絲毫減弱,相反,價格戰的硝煙動輒就被掀起,久而久之,感覺只能依靠價格來討得終端消費者的“歡心”。但是那些海外家具品牌,卻不存在這樣的煩惱,一旦完成市場培育,就有消費者愿意為其買單。
2、同質化競爭壓縮利潤 經營壓力促使經銷商另辟蹊徑
在傳統渠道方面,運營成本高漲已成共識。不僅如此,出于坪效的考慮,實木家具、歐美風格家具大行其道,同質化競爭也在壓縮經銷商的利潤空間。同質化競爭是家具行業掀起價格戰的直接誘因,設計雷同、材質一致,最后能夠比拼打動消費者的,也只有價格一條路了。因此,如果衣柜企業要繼續依附傳統賣場渠道,經銷商就必須能夠找到更具價值的品牌。
海外家具品牌則充分具備了這種特質。如果說海外家具市場潛力是吸引家具經銷商的直接原因,那么經營方面的壓力則是另一重要的潛在原因。最關鍵的是,海外家具品牌的店面面積與國內同類品牌其實相差無幾。考慮到各項成本因素,經銷商開始鐘情于海外衣柜品牌也就不難理解了。
3、衣柜經銷商拿到海外家具品牌經營權不易
從目前來看,來自美國的美式家具風格品牌較多,而來自意大利的現代家具品牌也有不少,此外還包括來自其他地區的家具品牌,甚至還有奢侈品旗下的家具產品系列。而根據產品體系的不同,在經營業態上都會對經銷商形成考驗。另外還有一些海外家具品牌,其產品體系全面,各種類型家具產品均有涉及,這類品牌往往只適合采用獨立店的形式。海外家具品牌的選擇,更加考驗經銷商的判斷力。
據走訪了解到,衣柜經銷商也普遍承認,要想拿到海外家具品牌的經營權,其面臨的條件也更為苛刻。首先就是自身實力的問題,另一個就是品牌的選擇。自身實力很好理解,一旦代理海外家具品牌,從店面裝修到產品備貨,從市場推廣到團隊建設,其付出的成本都要明顯高于國內同類品牌一大截。
賣場自身的定位直接決定了是否能夠切入到這塊市場,因此經銷商在賣場的選擇方面也非常明確。而相比較品牌,賣場其實更看重的是海外品牌背后的經銷商,而這類經銷商需擁有資金實力和超前的經營理念方面。當我們在國外家具展上看到互聯網為家具行業帶來的新變化時,衣柜企業需緊跟潮流,與時俱進,讓企業能夠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不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