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產業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制造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潛力巨大。面對新常態下的經濟發展,我們可以利用‘陶瓷+’的思維去探索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市人大代表黃志超在大埔團分組討論時說,大埔是陶瓷之鄉,具有800多年的制瓷歷史,積累了精湛的制瓷技術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他建議將陶瓷產業與文化、互聯網、旅游、茶葉、家居等產業及大眾創業相結合,拉長陶瓷產業鏈,加快陶瓷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
我市陶瓷產業的發展問題引發了其他代表的熱議。市人大代表郭福瓊表示,目前我市陶瓷技術工人出現年齡斷層的現象,建議通過校企合作培養一大批陶瓷生產技術工人等專業人才,并由相關單位牽頭培養市級工藝大師,進一步擦亮“中國青花瓷之鄉”的金字招牌,同時加快推進廣州海珠(大埔)產業轉移工業園建設,全力打造百億級陶瓷產業集群。市人大代表黃長平則認為,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給陶瓷業帶來機遇,政府、企業可通過與學校合作培養陶瓷文化創意人才,不斷研發文化創意產品,以營造良好的陶瓷文化發展環境,提升我市陶瓷行業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