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下行、產能過剩、終端競爭白熱化三座“大山”的重壓下,吊頂企業利潤持續下滑,行業洗牌不斷加劇,馬太效應日益凸顯。隨著企業產品創新、品牌運營等方面的差距不斷拉大,未來品牌的兩極分化或許將更加嚴重。消費者主導市場的年代,擁有明確品牌定位,產品差異化明顯的吊頂企業,將擁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品牌紅海”階段 缺乏營銷思路難以脫穎而出
吊頂行業正處于一個“品牌紅海”的階段,同質化嚴重, 跟風抄襲大行其道,品牌個性不鮮明。如果抹去品牌LOGO,普通消費者很難辨別這是哪家品牌的吊頂產品,這直接導致了行業陷入激烈的價格戰,品牌形象難以樹立,品牌紅海難以避免。
品類、空間展示、應用風格等的同質化,這樣的品牌,消費者見得太多了。業內人士表示,現在的主流消費群體在悄然發生變化,曾經的消費主力已經由60、70后逐漸變為80、90后,這些年輕消費群的消費觀念和上一輩截然不同,他們消費更理性,喜歡與別人不同的東西,講究設計、品質和細節,而這些需求,他們很難從當下的大多數吊頂品牌或產品中得到滿足。抓住消費者真正的需求,這是品牌的機遇和挑戰。
過去是供不應求的時代,只要有產品就有人買,而在競爭變得激烈后,許多品牌只是想到建更大的工廠,降低生產成本,但是缺乏營銷思路,缺少核心競爭力,這在品牌林立的市場上是很難脫穎而出的。
行業步入優化期 明確品牌定位是企業應有姿態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制造業突飛猛進,亦使得各行各業產能漸趨飽和、甚至過剩。自2015年以來,市場經濟下行,吊頂行業哀鴻遍野,誕生了一批新品牌,也消亡了不少舊品牌,渠道再分化、政策迷茫……吊頂企業面臨重重考驗,經歷過市場洗牌、優勝劣汰后,吊頂行業逐漸步入優化期,而新一輪的市場競爭之戰已經打響。
“新形勢下,企業應明確品牌定位、強化品牌獨有內涵,并主動擁抱變化,這才是企業應有的姿態。”在談及吊頂行業發展趨勢時,某品牌負責人說道。
在過去,企業只要有過硬的產品,罔論品牌名氣,招商亦能順水行舟。如今,市場的發展促使吊頂行業一改過去粗放式的運營模式,朝著精細化方向發展,對品牌的市場定位要求也需要更明晰。也因此,優秀的品牌包裝、精準的品牌定位,明晰的推廣思路及方向,對企業的招商以及開拓市場顯得尤為重要,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品牌經營需要尋找差異化,其中又包括產品的差異化和營銷策略的差異化,而且要領先于其他品牌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因此,集成吊頂企業需提高自身在經銷商和消費者當中的辨識度,才能占領市場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