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過買房裝修經驗的消費者們都知道“買房容易,裝修難”這個道理,好不容易買個房,卻遇到一堆頭疼的裝修問題,每天跟包工頭吵架,被坑被騙的故事都可以寫成一部史書,這樣的事件,屢見不鮮。
在如今這個年代,雖有互聯網家裝等新模式的出現,但裝修的詬病依舊根深蒂固,消費者買完房后依舊只能把房子交到裝修公司的手里,也正是這一“高度壟斷”的行業模式,也帶來諸多的消費者被坑事件。
去年10月份,由國家主導的“全裝修”概念進入人們的視野,所謂“全裝修”,即是:裝修一次到位是指房屋交鑰匙前,所有功能空間的固定面全部鋪裝或粉刷完成,廚房和衛生間的基本設備全部安裝完成。
在國家的助推下,傳統的毛坯房模式將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代替的是“全裝修住宅”。這一新政策的推動,將對整個泛家居領域帶來哪些影響呢?在“全裝修”時代,家居企業的危與機又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政策引發的行業沖擊
在“全裝修”政策的帶動下,對家居行業各品類的影響都各不相同,但“全裝修”的影響卻是不可忽視的。
一、高端品牌的沖擊。在“全裝修”時代,到客戶手里的房子已經裝修完畢,甚至可以選擇拎包入住的套餐。在開發商選擇裝修過程中各品類的家裝產品時,性價比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消費者來說,本身無法辨別個品類產品的優劣,加之國內大多數家居產品品牌化方面比較弱,所以消費者對于已裝修好的房子,并不能準確了解到里面所用品牌的好與壞,貴與廉。而從開發商的角度來說,當然會選擇性價比高的家裝產品,這對各品類中的高端品牌來說,將會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全裝修”模式直接從上游劫走了“客源”。
二、裝修公司的又一輪大洗牌。對于整個家裝行業而言,互聯網家裝的出現已攪動原本的傳統家裝格局,倒逼眾多家裝公司轉型、升級。而“全裝修”的到來,同樣具有“倒逼”作用。以前沒有過強裝飾經驗的家裝公司也可以攬客,這是個低門檻的行業,但在“全裝修”,沒有“精裝修“經驗的裝修公司,將面臨很大考驗,從一定角度上,也將帶動家裝行業的又一輪新洗牌。
不過,“全裝修”也有其弊端所在,對于消費者來說,“全裝修”能解決非常多裝修過程中的問題,如果質量好、價格又實惠,大部分的消費者依舊會青睞“全裝修住宅”,但一概而全的做法,也與當下追求個性化的時代,產生矛盾。在住宅“全裝修”后,如果消費者對某個細節或者角落不滿意,再重新裝修是件麻煩事。
“從內打破”就有機會
前幾年,當房地產巨頭聯手家居企業轉型時,如恒大聯合喜臨門、水星家紡等15家知名家居品牌幫業主實現“拎包入住”。當時很多家居企業都倍感壓力,在家居的上游,在房地產公司的助推下,分掉了下游眾多家居企業的利益。而在房地產的推動下,一批選擇與房地產公司合作的家居企業,“從內打破”,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生產質量,實現高自動化以適應房地產公司的要求。也是在這種“助力”下,很多家居企業也都跟著轉型、升級,尋找多渠道的合作,也造就了現在很多好的家居品牌越來越好的“馬太效應”。
而“全裝修”理念提出的時間并不長,如何去適應“全裝修”也需要一批積極探索的企業出現,他們也將引領行業的迎接“全裝修”時代的到來。
不管如何,“全裝修”帶來的將會是家居行業各上下鏈條的新一輪“轉型、升級”,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這將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而消費者的習慣、觀念也將慢慢發生改變,適應“全裝修”所帶來的變化,而同理于家居企業,如能很好的適應“全裝修”時代,這將是一個新的藍海,而不能,則將可能被逼出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