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他是事必躬親的董事長,也是苛求完美的產品總監。作為典型的產品狂人,與生俱來的專業基因讓他對產品有著近乎癡迷的執著。骨子里那份對極致的追求,不僅讓他收獲了“中國建陶行業喬布斯”的稱號,也讓簡一在中國高端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就是簡一大理石瓷磚董事長李志林。
十五年間,通過兩次“自我革命”,這個最早倡導行業變革的品牌不斷加快打造消費者品牌的步伐。第一次“革命”,他革掉了其余品類,聚焦大理石瓷磚,用七年時間獨辟蹊徑,開辟出了簡一做高端的路。第二次“革命”,他提出轉型為消費者品牌,聚焦明碼實價與服務,瓷磚作為低關注度,重復消費頻次低的品類,要打造消費者品牌難度大,風險高,同時把透明消費的商業文明引入陶瓷行業。業內質疑的聲音很多,有人說老李瘋了,有人覺得這是自尋死路,但李志林覺得,陶瓷行業就是需要幾個“瘋子”來開路。
明碼實價猶如赤膊上陣,把自己曝露在商業競爭的槍林彈雨中,因此李志林早已做好了整體業績下滑30%的最壞打算。然而,事實證明結果并沒有像預想的糟糕。在簡一“二次革命”正式實施一年后的今天,李志林用實際成績回應了來自行業的質疑:簡一全國明碼實價一年贏得9萬高端家庭選擇,品牌服務商重構了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機制。憑借簡一的三大先天優勢——做高端,做品牌,做單一品類,以及對一百多種可能情況的預判,2016 年的簡一在明碼實價踐行初期經歷了 U 型發展態勢:在經歷了前三個月的短期波動后,整體業績從七月開始回升。如今,簡一最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用李志林的來說就是“簡一已經安全軟著陸了”。
聚焦品牌力:構建市場信任機制
作為陶瓷行業第一位吃螃蟹的人,他希望把明碼實價推廣至全行業。長期以來,價格不透明導致了企業與目標消費群體之間信任機制的缺失,大部分商家把時間花在與消費者價格博弈上,而不是花時間和精力去做好服務,明碼實價從根本上是為了重建這種信任機制,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為了真正構建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機制,李志林還要求品牌服務商升級,實現從賣產品到賣服務的徹底轉型。“隨著時代與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信息的對等使得消費者的品牌意識也隨之增強,這也倒逼著企業回歸正軌,通過提升服務價值來贏取消費者的信賴。”李志林說。
傳統的代理商盈利模式是賺產品差價,核心是推銷,這種機制就決定了他們只會盯著客戶的錢包。而品牌服務商則是賣服務,所以商家不再是盯著顧客的錢包,而是盯著顧客的需求,核心也不再是推銷,而是創造服務價值。為此,李志林對終端品牌服務商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提供瓷磚鋪貼服務,二是推廣“肖式服務法”。采訪中,李志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瓷磚行業里 50%的投訴與產品本身無關,大多來自售后服務中的運輸,加工與鋪貼等環節。
著眼營銷力:從賣產品到賣服務
瓷磚作為泛家居里極少數不包安裝的品類之一,鋪貼難題長期困擾消費者,市場上魚龍混雜的散工導致鋪貼質量難以保證。為此,簡一在 2016 年開始在終端試行鋪貼配套服務,通過打造專業的終端鋪貼團隊,為消費者提供鋪貼方案與服務,而一批以“堅定堅決不糾結”為口號的品牌服務商給了他更足的信心,其中哈爾濱簡一品牌服務商自創“肖式服務法”是終端踐行品牌升級的成果。據了解,目前這套“肖式服務法”已經被作為范本在簡一的全國門店內推行。完善的廠商溝通機制既推動著簡一交流文化的構筑,也加快了簡一品牌與服務升級的過程。2017 年,簡一的“二次革命”將繼續升級。
打造消費者品牌,李志林從來不遺余力。在他看來,快消品是例湯,耐用品是燉湯,前者三分鐘完成,后者需要細火燉上 4、5 個小時。為了這煲“老火湯”,李志林覺得還要繼續加火加溫。瓷磚行業的行業屬性注定了不可能出現消費者品牌的井噴。“什么是消費者品牌?不僅要買得起的人知道,買不起的人也知道,這才是消費者品牌。德國一家品牌花了 50 年時間來打造消費者品牌,我們即使馬不停蹄地趕,沒有十年八年也難以雛形漸現。”但他相信,只要方向對了,堅持走下去就一定會到達。為此,李志林設了一個小目標——實現品牌力、產品力與營銷力的“三力合一”。
▲李志林在第九代新品發布會上解讀《一塊瓷磚 九代科技》
提升產品力:用消費者思維做產品
在他看來,要提升產品力,就要用消費者思維做產品。新消費時代的到來促使制造行業注重產品迭代與創新,而在簡一,產品的創新已從原來的為了“補短”發展到了現在的為了“加分”。單一品類的創新,在大部分業內專家看來都是充滿難度與挑戰的,因為品類單一就意味著創新范圍更窄,所以創新更多地是挖深度而不是拓廣度。“這跟挖井是一個道理,越往深挖難度越大。”李志林坦言。
那么簡一又是如何在單一品類的創新上刷出新高度的?對李志林來說,專注是最有力的武器。簡一過去靠創新活下來,將來也會靠創新走下去。如今的簡一,創新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順延式創新,這是循序漸進的迭代創新;二是顛覆式創新,革命性的改變。對于今年三月剛面世的第九代簡一大理石瓷磚,有人評價它在性能上顛覆了人們對瓷磚產品的原有認知,從遇水更防滑、產品更耐磨、光感更自然到表里更如一四大技術的創新突破。提起產品創新,李志林如數家珍。用做日用瓷的標準來做瓷磚,這是李志林對自己的要求。據其透露,這種顛覆式創新將在簡一即將開發的第十代產品上會有更為驚艷的展示。這位事必躬親的董事長,同時也是苛求完美的產品總監。在他看來,做產品首先要過得了自己這關。
▲簡一的產品美學
“很多陶瓷企業不愿意創新,喜歡抄襲。抄襲看起來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但實際上傷害最大的是品牌自身,因為抄襲會把品牌的創新基因給扼殺了,沒有創新基因就無法成長。引進消化、吸收創造的傳統思維讓很多企業至今仍處于引進的階段,有的大企業自恃有渠道優勢就忽視創新,認為產品只要能賣出去就行。”李志林對中國陶瓷行業發展潛在風險表示出擔憂,因為創新從來不是自己想當然,只有明確了消費者的需求才能提升創新轉化率,要用消費者的思維來做產品;創新也不再是單純的產品與技術創新,還涉及到服務創新及管理創新。就整個行業而言,無論是跟意大利還是跟其他行業相比,李志林直言陶瓷行業投入太少。簡一已經設立了創新委員會,每年都會撥出 500萬的創新基金,用以鼓勵基層員工、服務商及上游供應商自主創新。
接下來,簡一將繼續深化“二次革命”,專注于產品力、品牌力與營銷力的經營。在李志林看來,產品是優勢,品牌是拉力,營銷是基礎平臺,只有通過創新驅動、品牌拉動與營銷推動的“三力合一”,企業才能在轉型的道路上走得更加游刃有余。
(來源騰訊家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