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戰和成長連接 ——
在上篇中已經從色彩的物理屬性去描述了色彩領域的幾個基礎概念,本篇將從色彩的文化屬性去講述。

從3個方面去解讀色彩的文化屬性,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對色彩的解讀,即它們間的不同。而東西方文化間色彩的共融,指它們間的共同點。

這是個大概的框架,明確色彩學習的方向,在每個細節里,大家也可自己再深入地學習去解讀。如果要深入研究色彩,將是個龐大的課題。

中國有句話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而自然屬性指山川河流、自然風光,這些對心境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東方的山水有一種虛無縹緲、飄逸的感覺,這在東方文化中是個很核心的要素,與我們所居住的自然環境是密不可分的。
黃山的松柏、云海所呈現的是大千世界所帶給人變幻莫測的感受,人對自然油然而生膜拜及崇敬之心。
在設計里,把自然山水移植到居住環境中,是設計師將他們內心對自然山水的感悟,而悟化出小的庭院的山水。

中國文化對色彩有陰陽五行的文化。陰陽五行文化有五個方位,即東南西北中所對應的青赤白黑黃。這是我們祖先通過對自然的觀察體悟,將自然的文化以及人、建筑結合在一起。
不同朝代或時代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對色彩的喜好也有差異。
如唐朝喜歡鮮艷飽滿的色彩,而宋比較含蓄內斂,則比較喜歡天青色。

色彩反應在不同朝代的繪畫上,在畫中可看到,在琴棋書畫、對弈、游玩的人們的服飾色彩,紅色、藏青色、粉綠色、黛青色、鵝黃色與他們的身份階級有關。
有些顏色是專屬的,如黃色是皇家顏色,反映在琉璃瓦、建筑上,以及室內裝飾上,普通人是不允許使用的。


西方的自然風光都是比較清爽,色彩比較顯眼直接,和西方人的性格很像。

宗教顏色體現在彩繪窗上,他們認為天國的顏色是五彩斑斕的。
他們的建筑都是豎向的,希望跟上帝有更親近的接觸。
在服飾上,色彩的飽滿度很高,更有質感。

文藝復興不僅從宗教上,更從科學角度對自然界的色彩有更加深刻科學的分析,對色彩的分析更加深入,不僅僅停留在感受層面。
在繪畫上,他們有更加嚴謹理性的表達。

從自然、服飾、建筑的角度上分析了東西方文化在色彩上的不同,那么它們的共同點有哪些?

拿一個東西方共同色彩黃色作為分析。
黃色在東方的色彩里是居中的,所以這是皇家的專屬顏色。
右邊是拿破侖加冕的場景,這是個重要的日子,它們的服飾也采用黃色,可見黃色也被西方視為華貴之色。13
從建筑上看,北京的故宮和法國凡爾賽宮的內部都大量使用黃色。

這個案例使用法式經典的鵝黃和灰藍色穿插組合搭配。
在配飾中,餐桌上有一個東方佛陀的雕像,它的衣服顏色是金黃色,雖然它的造型是古典的,但顏色上賦予它現代的意為。
在整個藍黃的配色中,集中的表現出它該有的狀態。這是我們一直強調的文化的融合和交叉點。
這個交叉點是室內設計中重要的手段,我們把顏色疊加,而不會顯得突兀。

客廳和壁爐呈現出來另一個狀態,小梅瓶的顏色是很單純的,很有時代氣息。墻上有很抽象繪畫,和整個環境的顏色有很好的呼應,也是對比的處理手法。

第二個顏色是紅色。紅色熱情、華貴,北京故宮的墻體和拿破侖寢室的內部裝飾都采用紅色。

在這個案例中使用了酒紅色和藍色的對比手法,空間并不大,通過使用深色背景來處理,背景的酒紅色是通透的。
通過降低色彩的純度、明度,增強色彩的通透度,能夠弱化深色帶給人的壓抑感,會形成高貴的感受。
同一個顏色在不同空間,通過材質、圖案、明度和純度的變化,產生關聯,既存在變化,又有統一感。
基本的背景設計偏法式古典,同時融入東方的元素,比如唐朝的三彩馬。
如藍色的小獅子和藍色地毯的對比,這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后對色彩的演繹。

書房墻面是放松的田園風壁紙,地面的圖案、壁爐前的家具具有東方感,通過色彩的變化同整個氛圍融合的很好。

第三個共同色是藍色。
藍色在東方被稱為青色,寓意新生。
在法國巴黎圣母院彩窗上使用,也是天堂的顏色,預示著新生。

在這個案例中,藍色和暗紅色搭配使用。紅色的純度和明度很低,藍色的純度很高,與白邊搭配使用顯得很干凈。
壁爐上青花瓷的顏色與它既有古文化的對比,又有現代的感覺。

餐廳墻面上畫作上的顏色的純度非常高,表現出非常安靜的感覺。

看了王小根老師用色彩分析的案例,是不是覺得色彩非常有趣呢?上完課后,許多設計師表示受益匪淺,而來不及上課的同學們,課后也表示十分遺憾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