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年銷售規模3年增長近5倍,令廠商們堅信洗碗機市場的爆發點已經到來。近年來,老板、方太、美的、華帝等國產廚電巨頭針對洗碗機市場加速跑馬圈地,圍繞產業鏈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等一系列的“暗戰”也在層層升級。
不過,與發達國家市場接近70%的市場普及率相比,目前國內洗碗機的普及率只有0.5%。記者對此多方采訪獲悉,“洗不干凈”、“不好安裝”等消費痛點,仍然是阻礙洗碗機快速普及的主要原因,不過上述巨頭針對該領域展開的激烈角逐和差異化競爭,將有望改變這一局面。
小家電疲態漸顯洗碗機或成新動力
近日中國家電協會舉辦的“中國洗碗機消費普及活動”啟動儀式上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洗碗機市場零售額近20億元,同比增長104%,成為中國家電行業增長最快的品類。與此相呼應,市場調研機構中怡康此前發布的調研數據也顯示,2013年洗碗機市場零售額為3.4億元,2016年為19.8億元,增長約482%。
與洗碗機增長迅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家電行業發展疲態漸顯。據另一市場調研機構奧維云網的統計數據,今年1至6月小家電市場增長8.6%,增速相較去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線上銷售增速放緩。
在品類上,豆漿機、原汁機等銷售出現大幅下滑。奧維云網的調研報告稱,電磁爐、豆漿機、榨汁機等品類已邁向衰退期,結構升級遭遇瓶頸;電水壺、電壓力鍋動力不足,需核心廠商借機新概念、新技術做推廣;電飯煲仍處于二次結構升級成長期,存在一定增量市場,但上半年拉力動力不足。
也就是說,未來小家電穩定增長仍需結構化升級驅動和不斷注入新鮮“血液”。目前來看,洗碗機品類最有可能抓住這一發展機遇。
廚電巨頭提前布局搶飲“頭啖湯”
洗碗機市場的高增長空間使得各廚電巨頭盯上了這塊肥肉,并在幾年前就已開始悄悄布局。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參與洗碗機行業競爭的品牌有海爾、美的、老板、方太、華帝、博西家電等,這些廠家除在生產線和產能上早早布局,更特別重視研發創新能力。比如,在洗碗機行業布局較早的老板電器建立了專門的研發團隊,去年更再次加大投入,目前已推出三大系列產品。華帝市品牌部負責人潘班也告訴記者,公司布局洗碗機產業始于2014年前后,近兩年更單獨將這個品類分出來,獨立開發、運作,“下個月將很快推出革命性的洗碗機新品。”
據美的洗碗機市場部賀建介紹,公司17年前就開始布局洗碗機,以外銷為主,2015年才開始布局國內市場,目前該公司在國內的生產基地年產能將達400萬臺,“去年累計銷售350萬臺,全球市占率17%左右”。
博西家電(旗下主要有博世、西門子兩個品牌)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進入中國市場這么多年來,今年銷售呈爆發式增長,從全年來看,實現一百萬臺的銷售目標不是沒有可能。據了解,西門子是最早將洗碗機引進到中國市場的外資品牌之一,此前主要采用德國原裝進口模式,隨著洗碗機市場增速加快,該公司在國內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工廠,該工廠擬于2019年投產。
各出奇招解決洗碗機安裝“痛點”
不過,隨著我國消費持續升級,洗碗機產業目前仍存在不少消費“痛點”。首先,洗碗機作為舶來品,之前引進的外資品牌產品都是按照歐式烹飪習慣研發的,而中式烹飪的特點是煎炸炒、油煙重,所以用歐式洗碗機可能存在“洗不干凈”的問題。第二,相對歐美家庭,中國家庭的廚房面積相對較小,并且在安裝設計之前,往往沒有預留洗碗機的位置,因此安裝可能成為主要的攔路虎。
此外,消費者對洗碗機的認知有限,還需要進一步普及。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理事長姜風指出,洗碗機目前還屬于家電品類的“新貴”,在發達國家現在的普及率已接近70%,而在中國家庭的普及率只有0.5%。她給洗碗機市場設置了兩個階段性“小目標”:第一階段國內家庭洗碗機擁有率從現在的0.5%提升到5%,第二個階段達到10%。
眾廚電大鱷顯然也注意到上述痛點,并一致認為洗碗機在國內要普及必須從研發、設計、安裝、售后等方面全面實施本土化運作。針對“洗不干凈”痛點,美的洗碗機市場部賀建說,公司通過改變洗碗程序和噴洗結構做了升級優化,比如先用高溫將油脂融解后才開始沖洗等等。而除了一致關注提升洗凈度之外,針對安裝痛點,各巨頭所走路線也略有不同。
比如,老板電器針對廚房面積小的問題,研發各種嵌入式小體積洗碗機,甚至提供定制機制;方太則主要開發利用洗菜盆下面空間安裝的“水槽式”洗碗機;美的方面則針對不同消費家庭推出多種方案,開發的產品包括嵌入式、水槽式、獨立式等等,此外還推出了免安裝產品,盡量避免對廚房、水管等進行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