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已經過去,各行各業的市場格局和企業龍頭也已基本形成,新企業和后來企業要在市場中站穩腳跟恐怕會越來越困難。十多年前那種只要熟悉行業、有一定人脈、有一定的資金,只要敢成立企業基本沒有虧錢的企業,那種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中國的產能過剩恐怕是世界上最嚴重的,這就意味著有許多的企業將來會在競爭中被淘汰。
雖然如此,古語說虧錢的買賣沒人做,殺頭的生意總有人干。只要行業存在、還有人做、還有人賺錢就會有新的企業進來,那么再陶瓷行業中,這些弱的企業和新的企業在如此殘酷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能生存嗎?如何才能生存呢?
01
中國古人的智慧實在不缺少以弱勝強、以小勝大、以柔克剛的案例,其實無論是政府、戰爭、還是企業管理、營銷競爭,其實質內核都可以通用,關鍵是我們能不能轉化而已。那么弱勢企業如何在越來越殘酷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獲得生存機會并發展呢?
我們首先來分析大企業的優勢:
1、品牌優勢:大企業首先進入市場在成長過程中獲得客戶及用戶的支持,有一定的品牌基礎。
2、市場優勢:品牌優勢和用戶有識亦即市場優勢。
3、資金優勢和管理優勢:在品牌成長過程中積累了資金和管理經驗。
4、人才優勢:在企業發展和成長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人才。
5、研發優勢:在企業發展和成長過程中積累了研發的人才和研發經驗,具有一定的研發優勢。
武術上有說法,只要招數一出,那么可以攻擊的弱點也就暴露出來了。那么有哪些缺點和劣勢呢?
劣勢:
1、大企業:管理邊界是有限的,大到一定程度管理成本增加,管理的復雜性會增強,企業難以駕馭。
2、方向:企業戰略和方向已經暴露無遺,而且已經在路上,即使有缺點難以更改,小企業可以從中尋找機會。
3、市場面廣:品牌大的企業市場基本上是面面俱到,因此難免會有做不到的地方,小企業仔細加以分析尋找機會。
4、成長規律,物極必反:企業成長到一定程度,容易出現各種企業病,就像人一樣,初生的嬰兒雖然容易夭折,但也具有無限的成長力,然而長到了一定年齡容易生病。企業跟人一樣有生老病死,有生存年限,能夠跳出這個悖論的企業少之又少,幾乎沒有。
02
我們回過頭來尋找小企業在殘酷市場環境中的生存理論,從而堅定小企業、新企業的信心。道德經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其意是禍福相依,禍后面隱藏著福,福后面隱藏著禍,也就是任何事情有利必有弊,有優勢必有劣勢);物壯則老,是為不道,不道早已(任何事情成長到一定程度就會變老,變老就不符合規律了,淘汰只是時間問題);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道是反向運動的,示弱是道的運用)。
以上理論告訴我們任何事情、任何企業有利必有弊,關鍵是我們要找到破解的辦法;企業規模到了一定程度就已經不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了,就像人一樣,人老了就得死;事物發展都是反向運行的,弱的會向強的方向發展,強的會向弱的方向發展。
孫子兵法云:致人而不致于人(不要跟著對手的節奏起舞,按自己的打法去打);先處戰地者而待敵者逸,后處戰地而趨戰者勞(先占領市場等待敵人來進攻的處于從容、主動狀態,后來攻占市場的處于不利、疲勞狀態);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知道對方知道自己,百戰都不會失敗);廟算五事七計(道、天、地、將、法,主孰有道?五事:道是指企業的服務產品是否符合消費者需求,公司上下是否一心,管理層是否與董事長一致,員工是否與管理層一致;天是指公司是否把握與當時的經濟形勢一致,與當地的經營環境一致;地是指企業是否擁有地利,如何搶占地利;將是指企業管理者是否符合智、信、仁、勇、嚴五個方面;法是指公司的機制、制度是否合理,執行是否有力?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兵以乍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軍隊的行動以詭詐而立,根據對我方有利的方向而動,以分合來調整變化);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對方的力量已經分散,我方應該集中優勢力量,搶占對方薄弱的市場);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兵之形,避實擊虛(軍隊沒有固定態勢,水沒有固定的形狀,兵應該的形狀就是避實擊虛)。
03
我們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自己資源能力的競爭方式,首先找到還沒有被對手完全占領或即使占領依然較弱的敵方下手,要充分的了解對方,做到知己知彼,集中我方優勢資源奪取已被對方占領或即使占領也不牢的市場,當然我們也可以在對手已經占領而且強勢占領的市場找到對方某個環節的弱點,而我方則集中優勢攻其一點,將其做到極致,占領消費者心智,從而達到占領市場目的。在此之前我們要有企業的精準定位,這是一切的前提。首先我們要根據公司的資源,確定自己適合做哪一部分市場。由此而確定,這個市場的競爭對手,拿到這些市場競爭對手的資料,從中選出一個到兩個競爭對手,仔細分析這些品牌的產品、品牌、市場弱點,從中找到我們的機會點。
因此盡管企業和品牌弱小,只要我們采取適合的戰略戰術,不是沒有取勝的機會。1921年當初共產黨在南湖開會時,只有13個書生,誰知道28年后共產黨可以奪取天下?共產黨建立之初,要人沒人、要財沒財、要勢沒勢,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奪取天下,也是一步一步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后雙方力量發生徹底變化,推翻了國民黨統治,一舉奪取天下。這是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最好寫照。在商業領域同樣如此,TCL剛開始出來時與當時的其他品牌如長虹、松下比何其弱小,然而20年后的今天,TCL已經成為這個行業世界的領跑者,這同樣是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寫照。其實這幾年陶瓷市場雖然艱難,卻也不乏中小品牌從中崛起賺了大錢,而他們只是用了其中的一兩招而已,大家不妨去了解了解。
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是由小、由弱一步步變強變大發展起來的,這是事物的發展規律。但是一個嬰兒剛出生,如果照料不好,同樣也很容易夭折。但是如果照料好了,發展起來了那也是一發不可收拾,有著巨大的、無限的發展潛力,因此小大、強弱都是相對的、都是暫時的,都會隨著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只要我們把握了這些規律,強弱自在手中變化
來源:中華陶瓷網
